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ID:38646469

大小:16.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_第1页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_第2页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_第3页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_第4页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搞好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生产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动物;养殖场;生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3-0044-02  兽医生物安全问题是兽医工作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业界更多关注的是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对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关注相对较少,二者都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关于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是指对疫病预防的步骤和过程,即减少或消除疫病风险的过程。它包含了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两个部分。外部生

2、物安全是指防止新的疫病或新的病原微生物引入到动物群中的过程。内部生物安全是指减轻或消除在动物群中已经存在的疫病蔓延的过程。  外部生物安全以堵为主,属于养殖者优先考虑的问题,内部生物安全以净化和消除为主。并非所有的危险都可以消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病原体接触动物的机会,最大限度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力。  2疫病发生的条件  动物疫病的发生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基本条件。有病原微生物,但其活力、数量未达到一定度也不足以致病;病原微生物没有传播渠道,也不会发生感染;易感动物是否接触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的机体状况、性别、年龄、免疫状态等是疫病感染的基础。

3、  3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  从动物疫病的发生基础来看,养殖场要减少或消除疫病风险,就必须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环节入手。  传染源也就是病原体,不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绝大多数动物也都不同程度携带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实际上就是病原体的媒介,或者叫传播介质;凡是能被感染的动物,都叫做该疫病的易感动物。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疫病风险管理)可以从养殖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  3.1外部生物安全管理  外部生物安全管理主要从动物引入管理,生产工具管理,饲养人员管理,昆虫、老鼠、鸟类等生物传播,养殖场选址和建立有效的隔离带等几方面考虑。  (1)引入动物的管理。首先需要

4、考虑引入地区,即输出场所在地区的动物疫病状况;其次要严把检疫关,必要时需进行特定动物疫病监测,比如奶牛的结核病、布病监测;第三,必须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第四,做好免疫工作。  (2)生产工具管理。生产工具包括运输工具、饲养工具等,入场前必须严格消毒,同时圈舍间的饲养用具不得交叉使用。  (3)人员管理。养殖场饲养人员原则上一批动物未出场前不得离开养殖场,也不得在非本人管理区域内出入;人员的出入既要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还要有严格的消毒制度;非养殖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绝不能进入养殖场,更不得在圈舍内逗留。  (4)异种生物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异种生物在养殖场的存在,比如家禽养殖

5、中,有条件的要设置防鸟网,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是养殖业甚至是人类的公害,蚊蝇一类的昆虫也是养殖业的大敌。  (5)养殖场的选址。养殖场的选址不仅要考虑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对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养殖场自身防疫工作的需要。养殖场之间应当保持合适距离,场与场之间有天然的隔离带是最理想的建场选择,目前的养殖小区建设是一种方式,但小区的管理和防疫应当是统一的,而不是每个场都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在一个区域,一个公司+N户农户是较好的经营模式,技术和管理均由公司按统一的标准执行。  (6)隔离带。场与场之间不仅要有隔离带,一个场不同的畜舍之间都应建立隔离带,特别是不同生产阶段的圈

6、舍之间,更应设置隔离带,幼畜、禽与成年的抵抗力是不一样的,有的病只在幼畜禽中发生,成年动物不感染,即使在成年动物中有这些病原微生物存在。  (7)养殖方式。养殖方式提倡舍饲,且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最理想,放牧会加大动物接触病原的机率,特别是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3.2内部生物安全管理  内部生物安全管理应当从基础免疫、混群、疫病净化、治疗等方面入手。  (1)基础免疫。免疫是目前防止疫病发生最有效的手段,是养殖业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制定科学的免疫制度可以有效的控制疫病的发生。  (2)混群。摸清动物的来源,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同

7、来源的动物混群。  (3)疫病净化。一些致病率高、死亡率高,对生产和人类影响较大的动物疫病,必须采取净化措施,才能保证动物群体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比如奶牛的结核、布病,鸡白痢,禽沙门氏杆菌等,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影响比较大,目前采取净化的措施。净化的前提是监测,通常的做法是对监测阳性动物予以淘汰或无害化处理。通过定期监测和净化,逐步消除特定病原在养殖场的存在。  (4)治疗。相当一部分动物疫病,对生产影响不大,通过隔离治疗是可以在动物群中消除的,这一部分疫病,就需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尽快恢复动物生产力,最大限度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