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ID:38655992

大小:7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7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_第1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_第2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_第3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_第4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年级: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学科:语文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时:2设计者:胡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模仿课文做小诗。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4.增进孩子对诗歌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背诵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突破方法:1.让学生在观看插图,听了范读后再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借助想象和表演,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从而达到体会感情,积累语言的目的。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助残的美好意愿。3.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制定依据: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二上的第三单元,共有三篇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这三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都能够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两首诗歌的语言生动、浅显,主题鲜明又富有童趣。我想,只要让学生多吟诵,他们是能很好地体会诗歌的情

3、感,理解诗歌的含意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这三课都配有与课文相适应的插图,对理解课文有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可运用好插图,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复述)课文,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对文中的妙词佳句进行积累,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童趣的诗歌。为什么送“蝈蝈”给盲婆婆是本课的重点,突破了这点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蕴含的感情。诗歌中的婆婆因“盲”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寂寞、孤独。“蝈蝈”叫声美

4、妙动听,如果送一只给盲婆婆,让她分享田园情趣,唤起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回忆,能减少一些生活的缺憾。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体会盲婆婆生活的不便,想一想盲人的需要,这样为诗歌后半部分的教学打下了情感基础。另外,作为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练习,体会诗歌的特别之处,将诗歌的美表现出来。学生的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印下了诗歌的部分特点,随着以后他们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会点滴累积。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按照课堂上常规做到:认真听课,认真作业,在课堂上能举手发言。但由于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特别是经历

5、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建立起来的习惯需要不断地巩固,不少学生由于注意听课的习惯尚未形成,导致学业上的困难,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于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好这首诗,读出感情,并读出诗歌的韵味,却也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学生对盲人的生活一无所知,无法真正理解盲人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在教学中,我借助角色换位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即借助角色扮演,使学生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以某种角色直接进入情感共鸣状态。儿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

6、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等等。为了让孩子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使他们能够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我班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接触过儿童诗。所以,进入了二年级,我班的孩子对儿童诗已经非常喜欢。而本课的教学,我对我班的孩子提高了要求,让孩子在读诗中进行想象并创作诗。而孩子在写诗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通过儿童诗的学习,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有效导入1

7、、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少先队员关心盲婆婆的故事。 2、提出课题,解题。板书课题: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认“盲、婆”。3、质疑: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齐读课题。1.学生质疑2.学生讨论。3.学生读题。从课题入手,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激起探究的欲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教者让学生紧扣文眼“送”字进行质疑,可以预见,学生可能提出的“送给谁”“送的蝈蝈哪里来的”“送的蝈蝈什么样”“为什么送”“怎样送”等问题就成了

8、架构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二、预习检查1、课前小朋友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2、出示词语3、检查读诗情况学生同桌合作读词语小组合作检查。(齐读、个别读、或推荐读)生字记忆有了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上多大提高了效率,只在个别重点字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