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

ID:38656930

大小:1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_第1页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_第2页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_第3页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_第4页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 酸碱溶液浓度标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酸碱溶液浓度标定姓名:班级: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和使用方法。2.学会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3.练习滴定操作。4.学习酸碱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二、实验原理HCl和NaOH标准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要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NaOH标准溶液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204.2),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标定,它易提纯,易干燥,无结晶水,不吸潮,摩尔质量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与NaOH的反应为:KHC8H4O4+NaOH→KNaC8H4O4+H2O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式为:

2、HCl标准溶液可用无水Na2CO3,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进行标定。Na2CO3易提纯,价格低。但摩尔质量较小,有吸湿性。使用前必须在270~300℃下干燥,并保存于干燥器中。与HCl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NaOH、HCl标准溶液的浓度一般指标定其中的一种,实际工作中,标定标准溶液的条件应与测定时的条件(如指示剂、被测成分等)尽可能一致。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可用已知准确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标定。反应式如下:NaOH+HCl→NaCl+H2OHCl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用式:三、试剂1.0

3、.1mol/LHCl溶液2.0.1mol/LNaOH溶液3.邻苯二甲酸氢钾(A.R.),110~120℃干燥2h4.酚酞0.2%乙醇溶液四、实验步骤1.0.1mol/LNaOH溶液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三份邻苯二甲酸氢钾,每份0.5000g,放入250ml锥形瓶,用煮沸后刚刚冷却的蒸馏水50ml,稍微加热促其溶解。冷却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2.0.1mol/LHCl溶液的标定用25ml移液管移取三份HC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2滴酚酞指

4、示剂,用NaOH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五、数据记录和计算表一:滴定次序记录项目123KHC8H4O4的质量/g0.54520.51680.5392NaOH/ml终读数28.2827.9026.72初读数2.103.401.30V(NaOH)26.1824.5025.42NaOH浓度c(NaOH)/mol﹒L-10.10200.10330.1039NaOH平均浓度/mol﹒L-10.1031相对偏差/%-1.067%0.1940%0.7759%相对平均偏差/%0.6790%表二:滴定次

5、序记录项目123NaOH/ml终读数25.7325.2327.90初读数0.700.302.80V(NaOH)25.0324.9325.10V(HCl)/ml25.00HCl浓度c(HCl)/mol﹒L-10.10320.10280.1035HCl平均浓度(HCl))/mol﹒L-10.1032相对偏差/%0-0.3876%0.2907%相对平均偏差/%0.2261%六、计算关系式1、NaOH浓度计算:=0.5452/(26.18×0.2042)=0.1020mol/L=0.5168/(24.50×0.204

6、2)=0.1033mol/L=0.5392/(25.42×0.2042)=0.1039mol/L=(C1+C2+C3)/3=0.1031mol/L2、盐酸浓度计算:C(HCl)1=C(NaOH)V(NaOH)/V(HCl)=0.1031×25.03/25.00=0.1032mol/LC(HCl)2=C(NaOH)V(NaOH)/V(HCl)=0.1031×24.93/25.00=0.1028mol/LC(HCl)3=C(NaOH)V(NaOH)/V(HCl)=0.1031×25.10/25.00=0.1035

7、mol/L(HCl)=(C(HCl)1+C(HCl)2+C(HCl)3)/3=0.1032mol/L七、思考题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称量KHC8H4O4需不需要十分准确?溶解时加水量要不要十分准确?为什么?答:标定溶液浓度时称量不需要准确测量KHC8H4O4的质量,因为公式中KHC8H4O4的质量是实际称得的质量,称量在0.5000±0.0500范围内都是允许的。溶解时加水量也不需要十分准确,因为计算需要的是它的质量,与溶解时的加水量无关,所以加水量不需十分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