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

ID:38658705

大小:1.0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7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_第1页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_第2页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_第3页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_第4页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钢和生铁的区别? 答:C < 2.11%的Fe-C合金为钢;C > 1.2%的钢很少实用;还含Si、Mn等合金元素及杂质。生铁硬而脆,冷热加工性能差,必须经再次冶炼才能得到良好的金属特性;钢的韧性、塑性均优于生铁,硬度小于生铁长流程:以铁矿石为原料,煤炭为能源-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轧钢短流程:以废钢为原料,电为能源-电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轧钢2、炼钢的基本任务? 答:钢铁冶金的任务是由生产过程碳、氧位变化决定的。炼钢的基本任务分为脱碳,脱磷,脱硫,脱氧,脱氮、氢等,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合金化,升温(1200°C→1700°C),凝固成型,废钢、炉渣返

2、回利用,回收煤气、蒸汽等。高炉——分离脉石,还原铁矿石铁水预处理——脱S,Si,P转炉——脱碳,升温炉外精炼——去杂质,合金化 3、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答:C:控制钢材强度、硬度的重要元素,每1%[C]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0MPa;Si:增大强度、硬度的元素,每1%[Si]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MPa;Mn:增加淬透性,提高韧性,降低S的危害等;Al:细化钢材组织,控制冷轧钢板退火织构;Nb: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V: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Cr:增加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能。4、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来源? 答:..5、主要炼钢工艺流程? 答:炒钢→坩埚熔炼等→平炉炼钢

3、→电弧炉炼钢→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氧气底吹转炉和顶底复吹炼钢。主要生产工艺为转炉炼钢工艺和电炉炼钢工艺。与电炉相比,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生产率高,对铁水成分适应性强,废钢使用量高,可生产低S、低P、低N的杂质钢,可生产几乎所有主要钢品种。顶底复吹工艺过氧化程度低,熔池搅拌好,金属-渣反应快,控制灵活,成渣快。 现代炼钢流程:炼铁,炼钢(铁水预处理、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轧钢,主要产品。6、铁的氧化和熔池的基本传氧方式? 答:火点区:氧流穿入熔池某一深度并构成火焰状作用区(火点区)。吹氧炼钢的特点:熔池在氧流作用下形成的强烈运动和高度弥散的气体-熔渣-金属乳化相,是吹氧炼钢的特点。乳化可

4、以极大地增加渣-铁间接触面积,因而可以加快渣-铁间反应。 乳化:在氧流强冲击和熔池沸腾作用下,部分金属微小液滴弥散在熔渣中;乳化的程度和熔渣粘度、表面张力等性质有关。乳化可极大增加渣-铁接触面积,因而可加快渣-铁间反应。 杂质的氧化方式: 直接氧化:气体氧直接同铁液中的杂质进行反应。 间接氧化:气体氧优先同铁发生反应,待生成FexO以后再同其他杂质进行反应。     氧气转炉炼钢以间接氧化为主:氧流是集中于作用区附近而不是高度分散在熔池中;氧流直接作用区附近温度高,Si和Mn对氧的亲和力减弱;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来看,C向氧气泡表面传质的速度比反应速度慢,在氧气同熔池接触的表面上大量存

5、在的是铁原子,所以首先应当同Fe结合成FeO。 7、脱碳反应? 答:脱碳的重要性:反应热升温钢水;影响生产率;影响炉渣氧化性;影响钢[O]含量。 脱碳产物CO的作用:从熔池排出CO气体产生沸腾现象,使熔池受到激烈地搅动,起到均匀熔池成分和温度的作用;大量的CO气体通过渣层是产生泡沫渣和气一渣一金属三相乳化的重要原因;上浮的CO气体有利于清除钢中气体和夹杂物;在氧气转炉中,排出CO气体的不均匀性和由它造成的熔池上涨往往是产生喷溅的主要原因。 “C-O”关系:..脱碳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增大f[C]有利于脱碳;增加[O]有利于脱碳;降低气相PCO有利于脱碳;提高温度有利于脱碳。8、脱碳反

6、应动力学? 答:限制性环节:C高O低时,O的扩散为限制性环节;C低O高时,C的扩散为限制性环节。  脱碳过程:1.吹炼初期以硅的氧化为主,脱碳速度较小; 2.吹炼中期,脱碳速度几乎为定值; 3.吹炼后期,随金属中含碳量的减少,脱碳速度降低。9、硅的氧化反应? 答:脱硅的作用:硅高,增加渣量,需多加石灰提高炉渣碱度,影响前期脱磷,影响炉龄,增加氧气消耗,降低金属收得率;硅低,渣量少,石灰用量少,氧气消耗低,金属收得率提高。 有利于[Si]氧化反应因素:[Si]的氧化反应对炼钢过程的影响:热效应;影响脱碳、脱磷反应;影响渣量。10、锰的氧化与还原? 答:有利于[Mn]氧化反应因素:有利

7、于[Mn]氧化的因素:提高[Mn]的活度;提高渣中的(FeO)活度;降低(MnO)活度;较低温度。温度对脱锰反应的影响:初期温度低,渣中MnO活度低,大量Mn氧化;中后期温度升高、渣中FeO含量降低,碱度提高,炉渣中部分MnO被还原;末期炉渣FeO含量增高,Mn重新被氧化。11、脱磷反应? 答:有利于脱磷的工艺条件:降低温度;提高炉渣碱度;增加炉渣氧化铁活度;增加渣量;增加[P]活度系数。 炉渣的重要性:通过造碱性炉渣能够降低P2O5的活度系数,同时,碱度CaO/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