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

ID:38662748

大小: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_第1页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_第2页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_第3页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_第4页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时间:2010-02-26 来源:互联网  发布评论 进入论坛一.地源热泵技术又称地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常温土壤中的能量作为能源的先进的高效节能、无污染、低运行成本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技术  地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或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与建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它完全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热源,彻底取代了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给建筑物制冷

2、。同时,它还能供应生活热水,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空调技术”。二.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地源热泵技术路线: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和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  土--气型地源热泵技术以美国的技术为代表,水--水地源热泵技术以北欧的技术为代表。二者的差别是:前者从浅层土壤或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通过分散布置于各个房间的地源热泵机组直接转换成热风或冷风为房间供暖或制冷。后者是从地下水中取热或向其排热,经过热泵机组转换成热水或冷水,然后再经过布置在各个房间的风机盘管转换成热风或冷风给房间供暖或制冷。由于美国的土--气

3、型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不用地下水,采用埋设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抛设管路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土壤取效或向其排热,不受地下水开采的限制,推广的范围更大、更灵活。另外由于美国技术减少了地热转换成热水和冷水的过程其热损失减少,能源效率更高,供暖、制冷运行费用更低。三.地热泵技术具有明显减排温室气体和应用地区广泛等特点  由于地热泵供暖时70%以上的能源来源于土壤中的能量,30%以下的能源来源于电能,所以用它替代冬季采暖锅炉,至少可减排温室气体70%以上。如能大面积推广,可明显减排温室气体。另外,土--气型地热

4、泵技术所利用的能源是常温土壤中的能量,并不需要特殊的地热田或地下热水。它只要有足够进行热交换的浅层土壤(-3.5℃以上的土壤或地下水)就可满足地热泵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中国城市中约有30-50%的建筑物具备此条件,可以使用地热泵。从气候区上看,从寒冷的黑龙江到炎热的海南岛都可使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具备应用地热泵技术的条件。同时它不消耗也不污染地下水。在利用地下水时,地热泵只向水中排热或吸热,并不用水,所抽取的地下水要全部回灌地下。四.地热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永无枯竭  地热泵从浅层常温土壤中取热或向其

5、排热,浅层土壤之热能来源于太阳能,它永无枯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所以,当使用地热泵时,其土壤热源可自行补充,持续使用,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五.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  在供暖时,地热泵技术可将土壤中的能“搬运”至室内,其能量70%以上来自土壤,制热系数高达3.5-4.5,而锅炉仅为0.7-0.9,可比锅炉节省70%以上的能源和40%一60%运行费用;制冷时要比普通空调节能40%-50%,运行费用降低40%以上。高节能、低运行费用,为商业推广创造了条件。六.地热泵在欧、美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已完全商业化了的技术 

6、 在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和地区,地热泵技术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推广速度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形成了从制造商、工程商到培训机构、技术开发机构、专业管理机构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国际地热泵协会(IGSHPA)、美国地热泵协会(GHPC)已建立,他们己完全实现了商业化。七.地热泵技术可实现分户计量、可分期投资,不设室外机由于美国的土--气型地源热泵是分散布置在各户或各室的,它和普通家用空调一样,实行单独电费计量,克服了锅炉采暖和中央空调制冷时的分户计量难题。正由于它是分散安装的,可分期分批投资,解决了中央空

7、调机组必须一次投资到位的要求,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地源热泵空调,没有室外机和冷却塔,建筑物立面更清洁、更美观。八、绿色环保,工作过程中没有燃烧、排烟以及不产生废弃物;既不破坏地下水资源,又无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没有噪音,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自动化程度高,机组以及系统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一机多用,可用于供暖、空调以及制取生活热水。九、地源热泵地下埋管形式  目前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水平埋管

8、和垂直埋管。  9.1水平埋管  水平埋管主要有单沟单管、单沟双管、单沟二层双管、单沟二层四管、单沟二层六管等形式[1],由于多层埋管的下层管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温度场,换热效率好于单层,而且占地面积较少,因此应用多层管的较多。近年来国外又新开发了两种水平埋管形式,一种是扁平曲线状管,另一种是螺旋状管。它们的优点是使地沟长度缩短,而可埋设的管子长度增加。管路的埋设视岩土情况,可采取挖沟或大面积开挖方法。按文献[1]介绍,单层管最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