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ID:38668578

大小:2.16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9-06-17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_第4页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论文的撰写是在阅读大量的资料,在对课题所涉及内容的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总体设计方案。论文的数据要详实,所示图例要与所说明或解释的文字一一对应,论文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具体要求如下:1.选题符合专业要求,在论文中要有相关结果2.论文要有理有据,数据合理可靠3.格式规范,论文排版参照《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标准格式》中的要求4.严格遵守学校、系部毕业论文写作组织纪律。原始数据(资料):本设计是基于S

2、TC89C52单片机和DS18B20实现温度的测量,DS1302作为时钟芯片提供当前时间。单片机在本系统中作为温度,时钟输入和显示控制器件,DS18B20被用作温度数据的采集和温度输出器件。最后采nRF24L01模块对采集到的温度时间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在接收端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接收的温度和时间并通过RS-232将数据传给PC,从而实现温度的采集和无线传送。第1页原始资料包括1)STC89C52单片机知识;2)DS18B20模块的使用手册;3)DS1302芯片资料;4)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使用手册;5)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使用手册及RS-

3、232串口相关知识;6)KeilC51的使用。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本设计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DS18B20实现温度的测量系统,DS1302作为时钟芯片提供当前时间。单片机在本系统中作为温度,时钟输入和显示控制器件,DS18B20被用作温度数据的采集和温度输出器件。最后采nRF24L01模块对采集到的温度时间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在接收端通过1602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接收的温度和时间并通过RS-232将数据传给PC,从而实现温度的采集和无线传送。本文基于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将论文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简单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

4、义,无线温度检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结果,该设计的预期结果和意义。第2章主控芯片及系统各模块介绍。本章介绍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主控芯片及各个模块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前熟悉各模块的功能。第2页第3章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章介绍本课题硬件系统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实现,讲述了各模块在本设计中的作用。第4章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章介绍了相关的应用软件,根据系统的总方案,设计出程序的总流程图,并利用C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第5章系统的调试及实验结果。本章根据已有的软硬件,进行调试,得到的相应成果。最后总结本论文,得出相关结论。附上电路图与源程序。主要步骤:1.通过

5、查阅资料,了解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发展状况;2.熟悉LCD1602,DS18B20,NRF24L01,DS1302等模块的基本功能;3.熟悉KeilC51软件和STC-ISP软件;4.使用KeilC51软件编写应用程序;5.使用STC-ISP软件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写进单片机;6.调试并分析;7.撰写论文;8.翻译一篇外文;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1)设计说明书文本1份,电子版1份(2)开题报告文本1份,电子版1份(3)任务书文本1份,电子版1份(4)中期检查表文本1份,电子版1份第3页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

6、华大学出版社,1999.[2]牛昱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3]潘雪涛,温秀兰.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4]李兰友.单片机开发应用十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2.[5]沙占友.由DS182O组成的单线数字温度计原理与应用[J].电测与仪表,1999.[6]朱玉颖,蔡占辉.基于nRF24L01的远程温度检测系统设计[J].通信与信息处理,2010,29,(5):56-58.[7]深圳市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使用手册.[8]GuiyunTian.Fo

7、undationandApplicationofMicrocontroller[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李文忠,段朝玉.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0]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傅扬烈.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2]金保华,张勇,崔光照.基于nRF905的无线数据多点跳传通信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4(6).[13]刘滨涛,金煜,殷小祥,韩学军.温度监测系统中无线通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J].高压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