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午的鸭蛋2

17端午的鸭蛋2

ID:38668949

大小:2.54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6-17

17端午的鸭蛋2_第1页
17端午的鸭蛋2_第2页
17端午的鸭蛋2_第3页
17端午的鸭蛋2_第4页
17端午的鸭蛋2_第5页
资源描述:

《17端午的鸭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元宵节导入新课清明节七夕节春节中秋节吃粽子系百索子赛龙舟包五彩香贴五毒喝黄酒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1、整体把握文章的框架,感知课文内容。2、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3、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学习重难点腌()腊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囊萤映雪()硝药()络子()

2、大襟()车胤()读准字音yānméixiànjíhuángnángxiāolàojīnyìn门楣:莫名其妙: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随机应变:门框上的横木。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词语解释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

3、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作者简介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第二部分(第

4、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整体感知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课文讲解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

5、重彩的描述。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3、第三部分

6、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7、。你看呢?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1、作者为什么要在高邮的鸭蛋上大做文章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家乡的怀念,为家乡自豪。而高邮的鸭蛋给他的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情趣,更是人生意味。本文写对儿时生活的怀想,既是对故乡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热爱。疑难解析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

8、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品味语言平淡而有味“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