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

ID:38671179

大小:3.3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_第1页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_第2页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_第3页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_第4页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43总第353期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顾春芳电影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传播的艺术媒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精神面提要貌、整体修养、艺术审美、文化品位,乃至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总体性呈现。这种本文旨在用中国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总体性呈现与电影自身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学精神的关系美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丈量中国电影,聚焦和缕尤为紧密。在探讨这一问题的时候,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语境,主流和商业化析中国电影史中契合中电影制作交相辉映,小成本制作电影异军突起,各种类型电影的制作更是以成倍的速度在国艺术和美学精神的电递

2、增,如何让中国电影拥有中国以外的更多的市场,如何传播中国人的核心文化观念,成影作品,从而构想和构为电影界关注的话题。然而中国电影究竟可以筛选出哪些作品足以超越时空的隔阂,超越建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精神和美感特征的艺术电历史的隔阂,超越地域疆界的隔阂,超越民族和种族的隔阂,超越语言的差异,超越文化影的美学坐标,用以区的差异,超越现实与未来的界限,而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历史穿透感呢?别西方电影理论和观念中国电影和中国美学有无关系?中国美学对中国电影创作的今天究竟有没有价值?的,从而把中国电影美有多大的价值?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商业化背景下谈论中国电影应的艺

3、术精神有没有学纳入整个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和体系格局中现实意义?哪些电影自觉地体现出较为纯粹的中国美学和艺术精神?哪些电影导演在其艺去,肯定中国电影对于术创造过程中对中国美学有着自觉地体认,充分的感知和整体性的表达?中国美学观念和中国美学精神和价值体理论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渗透并体现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依这样的尺度去丈量心目中的中系的担当和传承。国电影,为的是寻找那些可以体现和契合中国美学精神的电影艺术,更是为了在纷纷扰扰的电影史和电影现象中清观念,构想出一种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精神和美感特征的美学坐顾春芳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和戏剧一样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现

4、代传播中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最初的植入与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1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中国的艺术传统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血缘关系。20世纪的中国电影,基本上全面效仿西方,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欧洲电影、美国电影、苏联电影甚至日韩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成为中国电影效仿的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对象。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电影技术上的重大发明,绝大部分电影语言上的突破和革新,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现在。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形象仍然是一个“学习者和模仿者的形象”。在电影叙事和影像语言的探索中,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美学精神的电影寥若晨星

5、,能够引领世界电影美学潮流的时代更是没有出现。这就是中国电影创作一直以来的常态,此外电影理论、电影美学方面,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正如学界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人谈论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他者”的语言。关于这一点,电影理论家罗艺军指出:相对于电影创作,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成果更为贫乏。有一些电影先行者如夏衍等在理论建设上进行过辛勤的耕耘,中国影坛曾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过热烈争论,但我2们还没有一种足以称为中国电影理论的学说。44>>>长短辑2013年第6期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的建设基本上呈现了引进、从中国美学的视野来探讨中国电影意义何在?关译介

6、、选择、吸收西方电影理论的取向,在这个过程中,于这一点,我较为赞同电影学者金丹元的一段话,他也有不少中国电影人试图从理论到实践自觉地探索中认为如果一部电影一点不受中国美学影响,那么严格国电影和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精神之间的关系,产生说来,它就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他是这了一些具有建设性和启示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相对样讲的:于电影创作,20世纪初期中国电影理论成果,虽然较传统不是一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家奴。也不是为贫乏,但还是先后产生了诸如:费穆提出的“空气”、可要可不要的一顶帽子或一种装饰,它的优根劣根都蔡楚生追求的“意境”;郑君里倡导的“诗意”

7、吴贻弓主是我们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如此,张的“淡墨素雅的写意观”等电影观念,这些电影观念它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历6是中国电影向着民族诗学的自觉体认和皈依,它不仅史、中华民族的个性。赋予了中国电影以独特的美学品格,并且从文化属性中国电影的美学源流上而言,也使得史东山、但杜宇、孙瑜、费穆、蔡楚生、吴贻弓等电影导演在中国电影诗性表达的历史延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无法摆续中有着内在的传承关系。五六十年代后,虽然出现脱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人生经验、哲理思考,它也必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电影潮流,传统美然要

8、反映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思想、情趣,因此它学作为一种精神潜流影影绰绰地渗透在一些影片的风总是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