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

ID:38671484

大小:1.57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17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_第1页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_第2页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_第3页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_第4页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必修4《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考纲呈现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秒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形成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学习小贴士意识活动是通过

2、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则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应。思考:有人脑就能产生意识吗?3.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2)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

3、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正确

4、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误区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误区2:虚幻的意识,并非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意识的本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例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

5、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解析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都是源于客观世界,故选A。答案A迁移训练1当海底光缆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

6、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机器人本质是机器,而不是人。所以,机器人“具有独立意识的”观点本身错误;机器人能够具有人所不具有的某些功能,人类在许多方面是有局限性的,但人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意识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能动地认识世界: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思维之眼”能够揭示事

7、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2004年2月正式启动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为“绕”、“落”、“回”三期,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背景材料』任务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目标探测月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绕月高度100公里飞行时间112小时携带装备月球车、分辨率10米CCD相机、激光眼等“七种武器”

8、着陆方式月面“软着陆”自主探究一: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