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

ID:38687334

大小:48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17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_第1页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_第2页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_第3页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_第4页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考试题型及解答方法阳峰一、字音 二、字形(成语补充、辨字组词)没有什么较好的方法,用传统的方法——反复听写比较有效,每次写过后,将错的字用红笔标识,让课堂上抄写两遍,再进行订正,孩子下次课再对上堂课错的字词重新听写,直到写对为止。当然,有些常考的易错字词可以通过形意的理解来识记,如:燥和躁火字旁的燥,有火烧的话,会缺少水分,所以组词如干燥、口干舌燥、燥热;足字旁的躁,当人心情焦急的时候会走来走去,所以组词如心情急躁、脾气暴躁。三、多音字小学阶段对于多音字的考查较常见,在基础部分有时会单独为一题考查学生的识辨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的第一题也常出现。考的字一般为

2、单元课文中新出现的多音字,每单元的多音字就那么几个,可以在复习课中结合课文进行讲解和总结,如果平时没有掌握牢固,不知道在考试中该如何选择,可以结合词语来判断,较生僻的词语那就选择生僻的读音。如绿(lǜlù)林好汉。四、词组搭配这类题型可分为动词词组和名词性词组。在复习课中,掌握好课文中新出现的词组,对孩子提问,问题不大。这种题型在小学阶的阅读理解中也偶尔出现,不过在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还是出现失分的现象,原因在于孩子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自行搭配。这种题型难度跟前面的字音字型一样,难度都不大。关联词、句式转换(3—5句)。常考的八类关联词,可以用小专题的形式呈现

3、,辅以相应的练习。病句修改: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颠倒、关联词错用、分类不当、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指代不明、有歧义等。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互换。直接引语和简接引语互换。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缩句和扩句。扩句比缩句要简单,但是失分的概率比缩句要大,因为小学阶的孩子不太根据分值去判断至少要扩几个点。2分的题目往往只扩一个点。可对孩子进行分值判断点数的意思进行强化。仿句(小学阶以比喻和拟人为主)拟人,将一种植物赋予人的动作和表情,很简单。比喻,根据原句对一些成分进行替换,速度较快,也可引导孩子往周围看看,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有没有比较好写的东西。对课

4、文中新颖的句子背诵。句型的题目失分率较低,个别基础较差的孩子可以通过专题来讲解。七、默写。跟字词一样,课堂的前十几分钟背诵或默写。八、文学常识多以判断题呈现。多考作品的作者以及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问题不大。九、阅读——说明文1、说明顺序2、常见的说明方法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1)并列式。(2)连贯式。(3)递进式。(4)总分式。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题型:1、第一段的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2)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可以结合说明方法和内容来谈。2、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考查形式:A、加点

5、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A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B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C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概括(原因、特点、种类等)先确定在哪几段,然后根据分值判断点数,再逐句找。概括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或词组,连词成句。现代文阅读小学阶段: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字,考基础。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词语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有一点难度,但回归文章,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揣摩出来的。难度系数不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

6、几种形式(1)填空式,难度一般。填重要的词语(2)问答式(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请简要概括本文写了谁的几件事情?哪几件?事件的罗列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谁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4、他她为什幺要这样做?返回原文,一般可以找到提示,突出了人物的精神或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5、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种句子一般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句子本身字面理解较难,可以用简单的话把原意翻译一下,如果字面不难,就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翻译,联系实际的话,可以按照文章的故事模型看看

7、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实例,如果没有,就按照原文模型编造一个。6、词语换成另外一个好不好?不好,因为这个词写出了......的特点,生动形象,换成别的词就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了。7、标题的作用(1)线索(2)新颖别致(有些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中心)8、句子赏析。检查是否运用修辞,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没有运用修辞,看看属于什么类型的描写(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细节、环境),结合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什么都没有,哲理性的句子,结合文章解释,...含义深刻隽永,发

8、人深省,深化主旨等9、人物形象赏析。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