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

ID:38690485

大小:3.00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6-17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_第1页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_第2页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_第3页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_第4页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违约概率(PD)的测算——我国银行的现实选择及案例说明姓名:胡月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范一飞2006060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选题背景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推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来,如何加快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以便早日与这一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接轨,就成了我国银行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内部评级法,无疑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通过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

2、对于核心指标PD的测算要求及度量模型的阐述与分析,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IRB法下建立PD模型所应采取的现实选择之相关建议,并以一个实际研究案例以模型预测效力的结果证明了此选择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与逻辑架构本文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违约概率的理论含义和数学含义,以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三章中,我们运用规范研究方法,通过对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PD的测算要求及相关度量模型的阐述与分析,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IRB法下建立PD模型所应采取的现实选择之相关建议。具体的,第二章我们分不同敞口讨论了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信用风险IRB法对于PD测算的要求以及在实践中用于P

3、D测算的模型或方法。第三章我们介绍了国外同业在进行PD测算时所采用的几个著名模型的原理及其特点。第四章我们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从理论上提出了其建立IRB法下PD测算模型的现实选择之建议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在第五章,我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一个零售敞口下建立行为评分模型的实际案例展示了第四章中所提建议的可行性。¢主要观点及结论一、PD是新资本协议IRB法下度量信用风险的核心指标。1、PD的准确测度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2、PD的准确测度是衡量不同评级体系优劣的重要依据。3、PD的准确测度是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素质的重要动力。2内容提要二、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运

4、用IRB法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我们不能抱着简单的“拿来主义”的想法,而是应该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金融环境建立相应的PD测算模型。1、零售暴露下我们可以考虑采用风险评分模型进行PD的测算。2、交易账户上股权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遵守市场风险资本规则,这也是新资本协议中指定的测算方法。3、对于交易帐户外的股权暴露,银行应考虑采用市场法下的简单风险权重法计算资本要求。这里不涉及到PD的测算问题,直接采用新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权重。4、公司、银行和主权暴露下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模型。三、我们在IRB法下进行PD测算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注意加强对企业财务欺诈识别技术的研究,提高P

5、D预测值的准确性。2、注意加强对企业行为特征的研究,探寻PD预测的关键变量。3、结合新资本协议的违约参考定义,对客户违约的概念进行合理界定。4、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重视数据积累工作。5、统一PD模型建立工作中的技术规范,对风险进行准确度量。6、对PD预测模型进行有效维护,确保对模型表现的定期监控。四、以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数据积累条件,建立此类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模型对客户的违约概率进行预测,是完全可行的,其模型预测效力也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的需要。¢创新与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采用实证的方法以模型预测效力的结果证明了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数据积累条件下,建立基于统计学方法的

6、行为评分模型进行零售暴露下的PD测算,其模型预测效力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在模型建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logistic回归的方法之外,还尝试建立了基于改进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发现在本案例的研究框架下,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其PD预测效力是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数据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案例中模型的鲁棒性进行3内容提要检验,并且无法验证运用主成分法(或因子分析法)处理变量冗余信息对于改善模型表现的价值。¢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违约概率行为评分模型4ABSTRACTPDestimationusingtheIRBapproachtocreditriskw

7、ithintheBaselIIframework—ourpracticalchoiceandacasestudyABSTRACTSincethe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releasedthefinaltextofBaselIIin2004,howtorapidlyimproveourbanks’riskmanagementskillstoadoptthiswidelyacce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