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

ID:38691237

大小:658.5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17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_第1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_第2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_第3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_第4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副猪嗜血杆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副猪嗜血杆菌病唐万勇,市场与技术服务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8月西北养猪技术研讨会,兰州,2010-8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前言:说说我的故事……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2008年夏天,我拜访1个猪场。老板告诉我:“每年夏天,我猪场的小猪都有发病,一个月下来,死亡不少。”“跛行的猪不少,关节肿的厉害。发烧的、喘气的明显得很,”老板接着介绍。“您用药治疗了吗?”我问。“别提啦!啥药都用了,土霉素的‘三针保健’、头孢、饮水投药都用上了,还是不见好。

2、”老板唉声叹气。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于是,我们猪舍,看到饲养员和兽医正在打疫苗。通过检查,我发现猪场存在3个问题:大约20-30%的母猪奶水不好;饲养员自己补铁和去势小公猪,基本没有消毒处理;打疫苗不换针头。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我们到保育舍见到很多猪关节肿大,喘气。然后解剖了几头仔猪,发现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我认为,您这是副猪嗜血杆菌病。”“可是,我免疫了副猪的疫苗,也投了药,为啥没有效呢?”老板很疑惑。是啊,为啥呢?AH-OP_Pre

3、sentation,DKN_04-02-02一、副猪嗜血杆菌:概述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1、格拉泽氏病(Glässer’sdisease)1910年,德国细菌学家格拉泽氏(Glässer)首先发现:猪的关节炎广泛性浆膜炎与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有关为了纪念他,将副猪嗜血杆菌命名为Glässer’s病。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是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因此,从发现直至1990s,并不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但是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特别是1990s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此病日益成为世界养

4、猪的重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2、2007-09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率2007-09年,主要的细菌性病原是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全身性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占到整个分离菌株的1/4(22-26%)。由于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的困难,估计实际感染率更高。来源:第10届全国规模化猪场疾病控制与净化研讨会,武汉.2009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表现形式主要见于哺乳期-生长期的猪群(2周龄-

5、4月龄)。肥育猪和种猪较少发生。HPS在猪场有两种发生形式:原发性致病:见于哺乳期-保育期。原因:母猪带菌多;强毒菌株进入猪群=>早期感染操作:针头、剪牙、断尾、去势操作中消毒不严;猪群相互攻击继发/混合性致病:见于保育中期-生长期蓝耳病、圆环病毒的“指示病”,即在病毒性疾病发生后继发感染;应激:猪群营养性、环境或管理造成猪群应激;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4、为什么副猪嗜血杆菌越来越厉害?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的发生有关造成猪群免疫抑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与现场管理的关

6、系:混群、引入新种猪易发生Glässer’s病。SPF猪群或高度健康猪群仍然可能发生=>严重临床后果早期断奶=>母源抗体保护↓应激↑=>免疫抑制=>发病↑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5、为何HPS多是在断奶后发病?仔猪经母猪感染HPS,HPS在不同时间定居于仔猪体内,定居时间取决于母源抗体水平和母猪带菌水平;在特定的断奶时间内,只有一部份仔猪带菌,断奶时间越晚,则已被HPS定居猪的比例越大;若断奶时带菌仔猪比例小,断奶后从带菌猪向未定居HPS的猪的传播速度很慢。若仔猪在断奶后定居HPS,由于此时缺

7、乏母源抗体保护,将会造成发病。C.Pijoan,2000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二、病原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病原(1)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可见荚膜。1943年称为猪嗜血杆菌1960年称猪流感嗜血杆菌,在证明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血红素和卟啉类物质)严格需要NAD和V因子后,称副嗜血杆菌。与其它嗜血杆菌种属间缺乏核酸同源性,因而在巴斯德菌属中,其分类学位置仍未确定。并且HPS菌株间存在大量的异源基因,存在不同的细菌类别。AH-OP_Presentation

8、,DKN_04-02-02病原(2):培养特性(何启盖,2003)HPS第1代菌,菌落细小而透明HPS在血液琼脂上培养特性HPS染色形态AH-OP_Presentation,DKN_04-02-02目前HPS至少分为15个血清型。世界范围血清学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