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各章重点

中药学各章重点

ID:38691538

大小:9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7

中药学各章重点_第1页
中药学各章重点_第2页
中药学各章重点_第3页
中药学各章重点_第4页
中药学各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各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1、比较麻黄、桂枝功用异同点,二者解表有何特点?相同点:发散风寒、风寒感冒重证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桂枝发汗力弱(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风寒表虚有汗,配白芍)、温经通阳(温通胸阳:胸痹、心悸、脉结代温中散寒: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温通血脉:血寒瘀阻,经闭腹痛温通经络:风寒湿痹,肩臂疼痛温阳利水:痰饮,蓄水证)。2、为何说香薷为“夏月麻黄”,与麻黄有何异同点?因表证夏季多夹暑湿,而香薷化湿祛暑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相同点:发汗,利水,表虚有

2、汗忌用不同点:麻黄开宣肺气平喘,并通利水道,用于冬季伤寒。香薷化湿祛暑和中,用于夏季伤暑。3、具祛风湿解表作用的药物有那几味?其解表特点是什么?羌活、细辛、藁本、苍耳子、防风。①防风:胜湿止痛,风湿痹痛;②羌活:祛风散寒,风寒夹湿的感冒,风寒湿痹(上半身),胜湿止痛,风寒、风湿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③细辛:祛风散寒,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风寒感冒,阴虚外感,温肺化饮;④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4、试述细辛、白芷、紫苏的功效主治。..细辛:祛风散寒(风寒感冒,阴虚外感,风寒、风湿之偏正头

3、痛);通窍止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寒饮咳嗽)白芷:解表散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通窍止痛(齿痛、鼻渊头痛、风寒湿痹);燥湿止带(带下过多);消肿排脓(疮痈肿毒)紫苏:发散风寒(风寒感冒兼气喘咳嗽、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第二节发散风热药1、即解表又提升中气的药物有那几味?比较其功效应用异同点。葛根、升麻、柴胡相同点:发散风热、升提中气(葛根和升麻:透疹、麻疹不透)不同点:葛根为阳明经之主药,既可解肌退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

4、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故可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津伤口渴,阴虚消渴及脾虚泄泻等证升麻用治风热头痛,且善解阳明热毒,升阳举陷力强,为治疗中气下陷诸证的要药柴胡主散少阳热邪,为治疗寒热往来,少阳证的要药(黄芩);对感冒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风热之功;疏肝解郁,可治肝郁诸证,为肝胆疾患必用之品;其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药力稍逊2、比较桑叶、菊花的功效应用异同点。相同点: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头痛)、清肝明目(风热上攻,肝火上升之目)、赤肿痛(肝肾阴虚之目黯昏花)、平肝潜阳(肝阳眩晕)不同点:桑叶疏散解表力强,且能清肺润燥。故常用于肺热燥咳

5、;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轻证..菊花长于清肝明目,平肝,故常用于虚实目疾,肝阳眩晕;兼能解毒,用于疔疮肿毒3、治疗少阳证的要药是什么?试述其功效主治特点。柴胡。疏散风热(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疏肝解郁(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肋疼痛、跌损肋痛)、升阳举陷(气虚下陷,久泻脱肛)4、试述薄荷的功效主治、用法特点。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清利头目(阴虚外感风热)、利咽(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风热壅盛,咽喉肿痛)、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闷肋痛)5、解表药的含义、分类及其包括的药物有哪些?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

6、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分类:①发散风寒药(由外感风寒所致的风寒表证),包括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②发散风热药(有外感风热所致的风热表证),包括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附: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出汗不畅,头、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1、清热药的定义、分类、功效、应用、配伍及注意事项。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证的药物

7、,称为清热药。分类:清热泻火药(清气分热,适用气分实热证,诸脏腑热证)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热湿合邪的病证)..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热毒炽盛的病证)清热凉血药(清营、血分热,营、血分实热证)清退虚热药(清虚热、退骨蒸,虚热病证)1、比较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功效主治异同点。石膏VS知母:相同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治疗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并治肺热咳嗽。不同点—石膏清热泻火力强,重在清解肺胃实热,治疗胃火头痛、牙痛;煅石膏外用生肌敛疮。知母清热泻火力弱,重在滋润肺胃之燥,兼滋肾降火退虚热;用于肺燥咳嗽,骨蒸潮热。芦根VS天花粉:

8、相同点—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热病津伤烦渴,肺热咳嗽。不同点—芦根重在清热,兼止呕,利尿:胃热呕吐,肺痈。天花粉重在滋阴生津,兼消肿排脓:内热消渴,肺热燥咳,痈肿疮疡。2、栀子、夏枯草的功能特点是什么?栀子泻火除烦(热病烦闷);清热利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