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

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

ID:38693327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_第1页
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_第2页
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介质过滤器滤料装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Ø石英砂常用规格:0.5-0.8mm石英砂1.0-1.2mm石英砂1-2mm石英砂2-4mm石英砂4-8mm石英砂8-16mm石英砂16-32mm石英砂。1) 滤料粒度         滤料的粒径太大,细小悬浮物容易穿透滤层,出水水质差;粒径太小,杂质的穿透能力差,滤层中的污泥局部集中,滤层堵塞快,水流阻力大,过滤能耗高,过滤周期短,所以滤料的粒径必须合适,过大过小均不好。同时滤料的不均匀性对设备的清洗也有影响,因为滤料颗粒差别太大会使反冲洗操作发生困难,如为使冲洗流速达到粗大颗粒松动时,细小滤料可能被水流带出过滤设

2、备而流失。反之,若保证细滤料不流失,必须降低冲洗流速,这时粗大滤料又流化不起来,冲洗效果差。 2) 滤层厚度         滤层的厚度过低,水中杂质容易穿透滤层,反冲洗周期短,操作复杂,如果滤层厚度过高,会造成过滤设备体积庞大投资高,同时反冲洗比较困难,所滤层的高度也不是越高越好。 3) 滤料的排列方式          滤层根据滤料装填种类的数量分为单过滤器、双层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单层滤料过滤器在水流反冲洗水力分级以后,粒径小的滤料在上层,越往下层粒径过大。因此由上而下滤层的截污能力逐渐减弱,水流自上而下地在

3、滤层孔隙间行进过程中,杂质首先接触到的是截污能力最弱的细滤料,由于下层滤料比上层要粗,其截留能力不及上层,会造成污泥绝大部分堆积在上层,导致局部阻力增长过快,所以其出水水质差,过滤周期短。双层滤料过滤器或多介质过滤器中的滤料层是密度小颗粒大的在上,密度大颗料小的在下,这种滤床水力反冲洗分层后,密度大的细滤料在底层,密度小的粗料在上层,滤料沿程从粗到细,截能力沿程渐增,因而实现了整层滤料截污能力与残留杂质除去难度的最佳匹配。这种滤床性能优越,截污容量大,过滤周期长,出水水质好,水头损失增长速度慢,但在实际应用中滤料的层

4、数不是越多越好,层数太多一是设备投资大二是增加反洗的难度,因而需要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拾配。Ø标准无烟煤滤料  一般用于双层和三层过滤。标准无烟煤滤料常用规格:0.8-1.2mm0.8-1.8mm1-2mm2-4mm1)无烟煤滤料同石英砂滤料配合使用是我国目前推广的双层快速滤池和三层滤池、滤罐过滤的最佳材料。是提高滤速增加单位面积出水量和成倍提高截污能力,降低工程造价和减少占地面积最有效的途径。使用时根据滤池的形式确定使用参数,一般双层滤科的铺装厚度为300—400mm;正常滤速10—14m/h,强制滤速14—18m/h

5、。滤池反洗采用水冲洗、水汽冲洗。单一石英砂过滤罐是以石英为滤料,截污能力差,粒径0.6~3.5mm不等,上层0.6~1.2mm,中层1.2~2mm,下层2~3.5mm。经过一个周期反冲洗后,根据石英砂的料径大小分层,自上而下形成粒径逐渐增大的滤层双滤料过滤器的运行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降效果直接影响滤前水质,需控制进水水质,完善工艺流程,保证滤后水质指标。 以上是达到国标要求的标准石英砂,无烟煤滤料的详细信息。本公司提供的双介质过滤器为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设备,适用于浊度在1-10NTU的进水;目的除去

6、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和胶体,降低进水的浊度和SDI值,满足除盐装置后续设备的进水要求;设备可以通过周期性的清洗来恢复它的截污能力。技术参数:1.进水浊度:<10NTU2.出水浊度:<3NTU(调试完毕后检测出水浊度在0.8~1.3之间)3.工作压力:<0.6MPa4.工作温度:5-40℃5.运行流速:6-12m/h6.水反洗强度:20-30m/h7.气擦洗强度:15L/m2.s8.填料高度:无烟煤400/石英砂8009.石英砂规格:1.0~1.2mm(100mm)0.5~0.8mm(700mm) 无烟煤规格:0.8~1

7、.8mm(400mm) 10.过滤器须反洗压差:≥0.07MPa本双介质过滤器的无烟煤和石英砂滤料装填符合国家标准:1.滤层为两层及一层承托层,在实际应用中滤料的层数不是越多越好,滤层的高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层数太多一是设备投资大,二是增加反洗的难度,因而需要经济与技术的合理适配。1.滤料的粒径必须合适,过大过小均不好,因为滤料的不均匀性对设备的清洗会有影响,同时滤料颗粒差别太大会使反冲洗操作发生困难。故本设备装填石英砂规格1.0~1.2mm(100mm),0.5~0.8mm(700mm);无烟煤规格0.8~1.8mm

8、(400mm)遵循以上两个原则,符合国家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