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七单元数学

四下七单元数学

ID:38693838

大小:1.3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17

四下七单元数学_第1页
四下七单元数学_第2页
四下七单元数学_第3页
四下七单元数学_第4页
四下七单元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下七单元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性质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实现的。教材通过青蛙儿歌、母子年龄、摆小棒等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公式,这样表示既简洁明了,又抽象概括。比如,教材中的“青蛙儿歌”情境,通过儿童熟悉的儿歌形式,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即n只青蛙n张嘴。2.密切方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方程刻画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学习它的

2、第一步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材设置了许多问题情境,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等式的共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方程的概念。教材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3.利用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性质  教材对解方程的方法的引入与原来的教材不同,原来的教材主要是通过运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而本教材是用等式性质引入解方程的方法的。教材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用同

3、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从而让学生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4.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教材中结合“姐弟集邮”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方程的整个阶段,都关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3.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重点与难点:在前面学习运算律的时

4、候,曾经引入字母表示运算律,在运算律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除了可以表示任何数外,没有其他特定的具体的意义。而本单元“字母表示数”,是用来刻画在某个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中,可以取不同数值(不能只用一个数表示)的量,以及这样的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在母子年龄关系的问题中,如果用a表示儿子的岁数,那么比儿子大26岁的母亲的岁数就可以用a+26来表示。当儿子1岁时,母亲27岁;当儿子2岁时,母亲28岁;……这里,a+26表示的不仅是母亲的岁数,更重要的是表示出母亲比儿子大26岁的关系;式子a+26实际上概括地表示了许多具体的算式,用它可以简捷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这一层

5、意义与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进而,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就可以用字母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方程。怎样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即列方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前提。怎样根据方程求出其中的未知数(即解方程),就要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简单的方程可以用加与减、乘与除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求解,但重点是放在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方法上。因此,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就成为解方程的重要基础;要借助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化解理解等式性质的难点,使得学生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会用方程解决一些简

6、单的现实的问题,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归宿。由于初次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用方程的解题格式的规范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曾冬花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5、86页)。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懂得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2、通过探索活动,发展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地用含有

7、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见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我们先来念前半句,来点节奏——[出示:画面]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生:三只青蛙三张嘴……(让学生自己读这首儿歌,直到学生停下来。)师:怎么不读了?照这样下去,能读得完吗?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生:几只青蛙几张嘴;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师:同学们都是用文字表述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