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

ID:38695396

大小:10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7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_第1页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_第2页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_第3页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_第4页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报告(一)马建明一、指导思想:新课程背景下水平测试的本质是什么?测试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苦苦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五年级的两次调研测试,无论是命题的指导思想,还是试卷的呈现方式,我们都做了很好的尝试与探索。从测试的目的来看,一是为了诊断教师的教学情况,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二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更好地改进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从命题的原则来看,我们依然遵循依“标”扣“本”原则,“所考”即“所学”,学的、考的都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都是教材所承载的教学任务。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我

2、们紧扣阶段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全面评价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的学习情况。在具体命题中,我们对这几个板块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积累与运用”、“语文与生活”、“阅读与感悟”、“习作与表达”四个部分组成。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的命题指导思想作简要分析。1.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在积累中夯实语文的底子在命题中,我们避免知识唯上、教材唯上的弊端。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如果命题仅仅是让学生记忆教材上的死知识,脱离了在一定的情境中

3、运用并加以内化的积累,那必将导致一线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策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形式的语言材料,乐此不疲地在课本这个小圈子里打转转,少了语文课程必须开放的视野,少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我们在命题时就考虑到如何处理好积累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语文基本能力的检测。如第2小题,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再按要求分类,在横线上填序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成语积累的情况,“按要求分类”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了解成语的大意,是否善于运用归类进行积累的能力。再如第4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我们没有出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将课本中需要积累的内容进行整合。“徐悲鸿学画成功,充分说明了‘(课文中一句七个字的谚语)’这个道理,正如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这一题就是将两句有关勤奋的谚语进行整合,放在这样的语境中让学生灵活运用。特别是第5小题活学活用中的第2小项:“小红的爸爸开了一个小超市,一天,他从批发市场进了一些伪劣食品准备出售。请你帮小红想一两句话来劝阻爸爸,所说的话里要引用一句与诚信有关的谚语。”这一小项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有关诚信方面语言的积累情况,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语文与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

5、受语文的快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语文的“根”。我们通过命题,意在让老师们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

6、。给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一个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本册教材中与年文化有关的内容比较多,如古诗《元日》、课文《春联》以及练习7中的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在命题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把语文与生活关联起来,生活是对课本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宽和超越。如第1小题让学生联系《元日》古诗中出现的习俗,让学生写出与春节有关的习俗以及习俗的由来;第2小题提供几副对联,让学生选择填在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第3小题是就关于怎样用好压岁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试题让学生运用语文积累再现生活,由于试题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学生在体

7、验中感受语文的快乐。3.阅读与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沐浴人文的阳光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语文训练必将承载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叶圣陶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什么?学会读书,学会作文,同时也学会做人。在本次命题中我们始终注重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学生

8、拿到试卷就能充分地感受到浓浓的人文色彩,沉浸在精神的陶冶与人格的洗礼之中。特别是阅读试题,一篇是课文《珍珠鸟》的片断,一篇是课外阅读《最贵的蛋是“笨蛋”》,我们在命题时一方面考虑第二学段阅读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