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

ID:3869616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_第1页
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_第2页
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壤肥料学试卷(七)参考答案(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直径一般为1-100nm。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有电荷,具有凝聚和分散作用。土壤胶体具有吸收性能,对肥力发展有意义。  2.矿质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下的土壤。  3.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g℃),J/(cm3℃).  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表征土壤水的能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  5.土壤潜性酸:是指吸附在

2、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二、判断  对对对错对错错错错对三、问答题  1.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和土壤呼吸的重要性。(5分)1.答:土壤空气组成特点: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O2的含量低于大气,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如CH4,H2等,而大气中此类还原性气体极少。土壤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影响土壤肥力发育,微生物生存和活动,根系生长等。  2.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5分)2.答:(1)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2)土壤空气中CO2分压石灰性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愈大,土壤溶液的pH愈大;(3)土壤水分含量土壤

3、的pH一般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或施有机肥促对土壤的pH有明显的影响。 3.试述土壤基本物质组成与肥力的关系。(10分) 3.答:土壤由三相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1)矿物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其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影响植物养分的元素供应,也会影响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对肥力形成有不同影响。如质地差异对肥力有影响。(2)有机质泛指生物来源的产物。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活动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特殊的有机质腐殖质,多方面的作用。养分供应、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

4、、土壤保肥性的提高、促进植物生长、消除土壤污染等。(3)水对土壤非常重要。土壤水是极稀的土壤溶液,除了供作物吸收外,影响土壤其他过程和肥力性状。矿质养分的溶解、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土壤热特性、土壤物理机械性质、耕性等。(4)空气是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的土壤成分。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的肥力因素。来源于大气,与土壤水分相互消长。影响土壤水分和孔隙的因素都会影响土壤空气状况。土壤空气组成、土壤通气性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 4.试述土壤结构中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及其管理措施(10分) 4.答:团粒结构对于土壤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团粒结构具备的条

5、件: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有多级孔隙;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团粒结构对肥力的作用:能调节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调节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壤热状况,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创造团粒结构,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和损失,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的管理途径:农业措施和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分层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胶结物质,尽量使土壤和肥料混匀,注意连年施用,充分供给团粒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正确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轮作制度、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合理灌溉晒垡和冻垡等。(肥料学部分)一、名词解释  1.碱解氮:用碱提取法(包括碱性高锰酸钾法)所测

6、得的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氮量。常用碱解扩散法和碱解蒸馏法两种。  2.土壤速效钾:通常指土壤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的总和。  3.植物营养诊断:以植物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作为根据,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  4.缓释肥料:又称“长效肥料”。由化学或物理法制成能延缓养分释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如脲甲醛、包膜氮肥等。  5.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二、判断  错错对对错对错错对错三、选择  D C C C C四、问答题  1.为什么将N、P、K称为肥料的三要素。(5分)1.答:植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N、P、K,且对这三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比较多,而土壤所能提供的

7、数量比较少,在农业生产中往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作物需求,因此N、P、K被叫做“肥料三要素”。2.为什么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NH4+-N时,作物的长势较施用NO3--N的好?(52.答:铵态氮肥是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后由于作物的吸收会引起介质变酸;硝态氮肥是生理碱性肥料,施用后由于作物的吸收会引起介质变碱。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NH4+-N后,会使得土壤中原来对植物有效性较低的养分(如磷、钙、镁等)活化,因而作物的长势较施用NO3--N的好。  3.水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