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ID:38697353

大小:18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_第1页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_第2页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_第3页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_第4页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___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单元电路。根据放大器中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或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900,其效率η可达85%。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以甲

2、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推动级,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末级的混合功率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初步了解工程估算的方法。2、学习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3、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4、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激励电压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5、了解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二、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1台2、高频信号发生器1台3、双踪高频示波器1台4、扫频仪1台5、万用表1块6、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1块三、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谐振功

3、率的工作原理及四种特性。2、分析实验电路,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四、实验内容1、电路调谐及调整(调谐技术)。2、静态测试(测试静态工作点)。3、动态测试(研究负载特性)。五、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是由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组成的推动级和末级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构成,其中VT1和VT2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3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这两类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简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一)、甲类功率放大器1、静态工作点如图2-1所示,晶体管VT1组成甲类功率放大

4、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1和R2为基极偏置电阻;R5为直流负反馈电阻;它们共同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R4为交直流负反馈电阻,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稳定增益。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2-1)(2-2)(2-3)(2-4)2、动态特性所谓动态特性,指放大器在激励信号作用下的工作状态,这里以负载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如图2-1所示,前级放大器的负载由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决定。以第一级甲类功放为例,它与第二级甲类功放通过变压器进行耦合,因此其交流输出功率可表示为:(2-5)式中,为

5、输出负载上的实际功率,为变压器的传输效率,一般为。图2-2为甲类功放的负载特性。为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静态工作点Q应选在交流负载线AB的中点,此时集电极的负载电阻称为最佳匹配负载。集电极的输出功率的表达式为(2-6)式中,为集电极输出的交流电压振幅,为交流电流的振幅,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2-7)式中,称为饱和压降,一般为1V左右。(2-8)如果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为N1,次级线圈匝数为N2,由式(2-5)、(2-6)可得(2-9)式中,为变压器次级接入的负载电阻,及第二级甲类功放的输入阻抗。3、功率增益与电压放

6、大器不同的是,功放应有一定的功率增益,对于图2-1所示电路,甲类功放不仅要为下一级功放提供一定的激励功率,而且还需将前级输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功率增益的表达式为(2-10)式中,为功放的输入功率,它与功放的输入电压振幅及输入电阻的关系为(2-11)式中,可表示为(2-12)式中,为晶体管共射极组态的输入电阻,高频工作时,可认为它近似等于晶体管的基区体电阻。为晶体管共射极组态的电流放大系数,在高频情况下它是复数,可近似取值为晶体管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二)丙类功率放大器1、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

7、偏置电压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发射极直流负反馈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置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L5C5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电流。图2-3画出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极与集电极间的电流、电压波形关系。2、功率与效率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依靠激励信号对功放管电流的控制,起到把集电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成负载回路的交流功率的作用。在直流功率相同的条件下,转换的效率越高,输出的交流功率越大。(1)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2-13)式中,为集电极电流

8、的直流分量。电流经傅立叶级数分解,可得峰值与分解系数的关系式(2-14)故有(2-15)分解系数与的关系如图2-4所示。图2-5所示为功放管特性曲线折线化后的输入电压与集电极脉冲电流的波形关系,由图可得(2-16)式中,为晶体管导通电压(硅管约为0.6V,锗管约为0.2V);为激励电压(输入电压)的振幅。为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一般取0~0.2V。在自给偏置电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