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延伸题

诗歌阅读延伸题

ID:38698590

大小:10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诗歌阅读延伸题_第1页
诗歌阅读延伸题_第2页
诗歌阅读延伸题_第3页
诗歌阅读延伸题_第4页
诗歌阅读延伸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阅读延伸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解读《考试说明》: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要求考生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阐释。要求考生读出自己,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诗歌阅读延伸题特点:1、关注学生个体和文本的关系。2、问题具有启发性、探究性、体验性、选择性、开放性。诗歌阅读延伸题类型、命题思路、答题策略:(一)题目类型:辨析型命题思路: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的问题,设置一个或两个答案,让考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辨析判断的能力。具体示例:西城期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2、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题目:对上面一首诗“相携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携”,有人认为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也有人认为是月与诗人相携。结合原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和评分标准:Ø明确认识,(2分)(认同哪一种理解,都可以)Ø结合诗句解释,(2分)(对原诗诗句进行分析理解)Ø联系体验与思考分析(4分)(可以联系李白作品,也可以联系其他作家作品)Ø语言表达(2分)提示:人与人相携,落脚于诗意在叙事方面的照应。诗人与斛斯有朋友间的交往,又因为游山而相聚在一

3、堂,而且最后主客欢饮高歌以至于沉醉,足可见出两人之间情谊的深长,自然有相携的可能。这是诗歌叙事时常用的表达途径,体现的是顺理成章。人与月相携,落脚于表达技巧方面的照应。诗中有下山时关于月的联想,又有于山下投宿的事实,自然也可以有假想象而相携的情致:“山月随人归”是月解人意,“相携及田家”8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是人亦有情。这是诗歌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现象,传递的是诗情诗趣。答案示例1:我认为是月与诗人相携(认同哪一种理解2分)。全诗以描写下终南山为起笔,“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令人脑中顿时现出一幅诗人行于青山苍郁之中,山间明月照地,洒下一片碎光,与人同行的画面。而唯有诗人独自与月相

4、伴而行,才会因夜之静月之美而频频回头留恋山之青翠,独自一人更能将如此安宁美好之景纳入眼中,藏至心间,感悟于诗文(对原诗诗句进行分析理解,2分)。这令我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所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同为放弃世间名利俗物之人,同为向往隐居生活之人,李白同陶渊明一样,孤身与月相伴,更好的体现他心境的淡泊与安宁(联系陶渊明《归园田居》谈体验与认识4分)。答案示例2:我认为是诗人与月相携(认同哪一种理解2分)。前诗写到“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即太阳从终南山落下,山上的月亮也随人而归。与后文“相携及田家”相照应。况且生于大唐盛世的不羁诗人,诗词大气豪放且富于想象,其诗词的豪迈

5、大气无人出其右(对原诗诗句进行分析理解,2分)。《月下独酌》中李白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名句。不难看出李白对明月多是寄以情感,视明月为知己。由此观之,李白在本诗中所写“相携及田家”按其风格来看隐士与明月共携。这样的写法生动大气且富于想象,淋漓尽致的表现了那个富于才情且豪迈洒脱的李白(联系李白其它诗句谈体验与认识4分)。(二)题目类型:评价型命题思路:对文本中的某一观点、某一言论或文中的形象进行评价。温馨提示:【评价人物常用句式】:Ø我认为,这一点值得赞扬。Ø我认为,这种品质令人钦佩。Ø我认为这体现(代表)什么精神。Ø对这方面,我

6、很欣赏。Ø可见,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具体示例1: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题目: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指出,“山谷此词,堪称佳作”。它“笔力奇横无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复不置,故佳”。此说不无道理。你是否同意陈廷焯的这一评价?请说明理由。答题思路和评分标准:Ø释句应题,指出是否同意(2分)核心:好在奇特笔力和贯穿全诗的深情。Ø结合本诗分析(6分)(引用诗句1分,分析5分)Ø语言表达(2分)(有病句、错别字不得分)答案示例1:8诗歌阅读延伸题指导清人陈廷焯赞美此词

7、以奇绝的手法反复地表达了自己思念之情,实为佳作,我同意这种说法。(释句应题,指出是否同意2分)上片诗人写家乡被“烟树”阻隔,自己却只能在梦中跨过江水,突出了思念而不得的怅然之情、无奈之感。下片实写自己书信无处托付,仿佛能让人看到寂寞灯寂寞的身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直饶寻得燕分付”一句,想象奇横无比,这富有张力的手法中巧妙地表达了无法释怀的一片深情,令人回味无穷,不愧是一篇佳作。(引用诗句1分,具体分析5分)答案示例2:我同意陈廷焯的看法。《望江东》这首词通过对现实、梦中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