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

ID:38703169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练习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练习题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A)。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BW·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C亚里士多德的《诗学》D贺拉斯的《诗艺》2.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A)。A康德B休谟C黑格尔D博克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B)。A优美B崇高美C自然美D景色美4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B)。A以模仿植物为美B以模仿动物为美C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D图腾崇拜5.美感的生理基础是(D)。A眼睛B鼻子C耳朵D感觉器官6.提出“以美育代

2、宗教”的主张的是(D)。A鲁迅B王国维C毛泽东D蔡元培7.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A)。A现实主义文艺B古典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现代主义文艺8.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希庇阿斯D鲍姆嘉登9.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A)。A悲剧性B悲惨性C不幸事件D悲惨故事10.美育是通过(B)教育人。A说教的方式B审美的方式C道德的方式D欣赏的方式11.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B)。5A探讨美的本质B反功利性和反功利主义C现实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D探索美的目的12.鲍

3、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A)。A知、情、意三个方面B知、情、理三个方面C情、意两个方面D知、情、行、理四个方面一、多选题1.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观念”的代表有(AB)。A吕荧B蔡仪C高尔太D朱光潜E李泽厚2.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AB)。A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B后天的学习和实践C良好的社会环境D良好的人际关系E良好的家庭教育3.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AB)。A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B后天的学习和实践C良好的社会环境D良好的人际关系E良好的家庭教育4.康德把崇高分为(A

4、B)。A数学的崇高B力学的崇高C体积大D威力大E逻辑的崇高5.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艺术定义的有(AC)。A游戏说B模仿说C集体无意识说D教化说6.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ABC)。A艺术创造B艺术品C艺术接受D艺术生产E艺术成果7.优美又称(ABDE)。A秀美B纤丽美C纤柔美D柔性美E典雅美8.美育的特点有(ABCE)。5A美育是感性的B美育是非常愉快的C美育是不可抗拒的D美育是由外向内的输入E美育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9.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BDE)。A赏B观C评D品E悟10.丑与恶的关系是(BCD

5、)。A丑与恶不可分B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C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D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E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E听觉11.黑格尔认为(BCD)。A崇高只能在心灵的想象中去把握B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的象征型艺术中的C崇高的特征就是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D理念是崇高的本质E形式是崇高的本质12.属于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的优美的品质有(ABC)。A比较小B光滑C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D棱角分明E比较柔软一、填空题1.美

6、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2.文艺复兴以后,由于人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人自身的性格成了描写的主要对象,性格悲剧取代了命运悲剧。3.“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这是原始人美感的第二个特点。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的时间应当是1750年,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5.“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56.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7.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阶级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重要特征。8.模仿说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7、和表现性。一、名词解释。1.优美:它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人类活动中目的与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先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的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最初是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所谓“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而“有我

8、之境”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以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3.移情说:它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从而消灭物我之间的距离,达到物我同一,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4.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