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ID:38704389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于2001年9月正式申请,被立为区级重点课题。课题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在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在专家的指导下分领域分阶段编写出了一系列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教材和优秀教学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教学素材。同时,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

2、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关键词:校本课程选修课校本教材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学校环境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本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切入点,确立了《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课题,试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对学校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选择、整合、丰富课程文化,

3、以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推动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1、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题中心组承担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4、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5、校本课程教师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三、研究方法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实验法和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四、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条件分析:本课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重在创新,涉及学科广泛、知识面宽,主要包括心理学、信息技术、学习方法研究与应用、文学、艺术、体育、军事、科技、劳技、理化等方面。它不仅注重学科知

4、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课程文化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而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大胆创新的现代意识。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81、课题组成员基本都参加过校级或区级科研方法培训,有参与“九五”课题研究的经验。2、学校具有开设多种选修课的实践经验,不少教师进行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尝试,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3、学校有多学科协作研究的氛围。4、有充足的课题研究经费。5、目前学校开设高一、高二30余种选修课,为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时间、实验场所

5、的保证。6、本课题组有专家的指导和许多兄弟校的协作。准备聘请北师大教科所裴娣娜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梅汝力教授、区教科所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区教科所孟佳、杨继英、王熹老师等作指导。不利条件:本课题组涉及的学科较多,人员较多,集中研究较为困难,准备采取任务分解、子课题研究为主的管理方式,共性问题大组集中学习研讨。五、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准备阶段(2000年9月—2001年12月)1、文献检索:查阅书籍报刊、选聘专家咨询、网上查询。2、组织课题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3、进行校级科研方法培训,学习基本的教科研方法和技能。4、学习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分析有关课程文化的建设。5、课堂实验准备:在高一、高二

6、年级开设选修课,课程计划、内容、形式由教师自行设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教材。6、申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二)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1、任务分解本课题将分解为以下子课题:(1)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包括学科渗透、专题性研究以及新课型等方面的探讨: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4)课程文化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5)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2、理论研讨、课堂实验、中期汇报(1)搜集资料,组织学习课程结构理论,探讨课程文

7、化开发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2)进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编写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教材。(3)探讨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交流活动(4)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课程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8(5)进行中期汇报,展示初步成果。(6)结合中期汇报专家评议意见,完善课题研究。(三)形成成果阶段(2004、7、—2004、12)1、编写出有特色的多学科校本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