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ID:3871066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同伴互助合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强同伴互助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而这其中更应引起学校关注的则是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所谓同伴互助就是指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和交流,它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与其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切磋、互助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达到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目的。开展同伴互助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打破教师之间相对孤立与封闭的现状,实现教师之间的横向支持,便于汲取他人的教学实用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华师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参与校内

2、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因而,“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互助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为切实加强同伴互助,促进教师整体发展,我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在广泛吸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话、合作、互助”六字工作方针,建立了同伴互助的操作平台。一、开展对话交流,亮出你的观点。我校教师之间的对话主要分三种形式:一是信息发布:教师把自己从阅读、观摩、实践中获得的前沿信息或心得体会公诸于众,供大家学习借鉴;二是教学叙事:教师把自己成功的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

3、叙述出来,与同事交流分享;三是专题讨论: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一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供大家思考争鸣。对话交流活动一般安排在校业务学习时间,三种形式交替进行,每名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作一次专题发言。学校在学期初制订对话交流活动安排表,在教师选择申报的基础上,学校作必要调整,一般保证每期活动由5名以上的教师作主题发言。教师在作主题发言前需认真准备,写出书面交流材料,并提前一周送学校审阅。对话交流虽然形式简单,但效果良好,特别是教学叙事和专题讨论,都有一个开放发散的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这个过程也最具生成

4、性和建设性,常会冒出许多有价值的新见解,比如今年我们安排过三次专题讨论(如何体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主讲教师观点鲜明,例证充分,与会教师或提出问题,或补充生发,上下互动,气氛热烈。我们的对话交流活动全体任课教师一起参加,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不同学科教法上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二、实行合作研究,解决你的困惑。合作研究是指教师群体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任务。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可以共同分析教学现状,共同磋商改进策略,攻克深感困惑的教学难题。

5、我校的合作研究主要是通过教研组活动来实现的。针对以往教研组活动大致等于“听课+评课”的弊端,新课改以来,我们向各个教研组提出了“教研活动主题化”要求,即各教研组每学期的教研活动都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并且要求研讨的主题应来自教师的教学困惑。因而,每学年,学校教科室都要下发“学科教研需求调查表”,让教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由各教研组收集整理,把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提炼成若干个专题,然后组织大家进行集体攻关。比如:许多教师反映新课程低段语文教材中识字量大大增加,学生不易掌握,缺乏识字兴趣,成为教学的难点。低段语文教研组就将“识字教

6、学趣味化”作为教研组研讨的主题,并以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研究:①组内成员收集相关资料,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对低段识字教学的目标要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各地识字教学研究及识字教学趣味化研究的成果作出疏理和概括;②确定一篇课文,进行课例研究,组内成员结合学习体会和自身经验写出这篇课文进行“识字教学趣味化”的操作策略;③教研组内交流各自的操作策略,并推荐其中一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供大家观摩;④评课反思,对本堂课“识字教学趣味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点评;⑤再确定另一篇课文进行课例研究、课堂观摩、课后点评;⑥初步得出“识字教学趣味化”的几点常规性操作策略,

7、供教师日常教学上借鉴运用。这样的教研活动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合作研究的实效。实践证明,教研组开展有主题的合作研究,不仅能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键还在于催生了一个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我校已有6个教研组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组织互动式培训,期待你的参与。过去说到培训,我们都首先想到请专家作讲座,听名教师上课,这种专家引领的方式对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对新课堂的感性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学校条件,这样的培训不可能经常化,而且这种培训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参训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参

8、与不进去,结果造成教师听报告、听示范课时很激动,很兴奋,但心动之后的行动仍然举步维艰。天长日久,教师难以养成反思与分析的习惯,只会拿来,而不会灵活运用,一旦拿来过程遇到某些阻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