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

ID:38714600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_第1页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_第2页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_第3页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主旋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房地产开发中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远,从雄浑伟岸的岭南雕楼到形式严格的京都王府;从质朴轻盈的云贵吊脚楼到豪华气派的山西大院;从天然浑成的陕北窑洞到精雕细琢的徽派民居;从纤巧细腻的江南私宅到结构严谨的北京四合院,无不蕴涵着丰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为了使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免受战火的涂炭,早在

2、战争时期就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这些城市建筑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解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把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放在越来越突出的重要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起,政府先后多次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使大量珍贵的建筑文物得以保护下来。在这段时间,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曾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占据主流地位,出现了大批以“十大建筑”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此后,受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传统建筑的发展遭遇到挫折。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记得60年代的“简易楼”和70年代的“筒子楼”。从这些仅能满足当时人们基本生活空间需求的建筑身上,很难再谈传统建筑

3、文化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缓慢,必然影响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中国的房地产业应运兴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得到了空前发展。面对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建设影响的扩大,政府加大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力度。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对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历史文物保护做出了详尽规定。1994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城市文物保护的范围。1999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旧城历史文

4、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明确提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和控制办法。针对房地产开发和危旧房改造拆迁中出现的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个别破坏现象,从2001年3月到2003年5月三年内,北京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北京25片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三部重要法规文件,对在北京城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做出严格限制,有效地遏制了房地产开发中的违规行为,为北京市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应该指出,房地产开发作为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

5、要的促进作用。以住宅建设为例,改革开放前采取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府投资建设方式,30年中,全国新建住宅面积为7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不到7.2平方米。改革开放后采用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方式,仅1998年到2003年五年内,全国新建住宅就达到67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67平方米。通过房地产开发,每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上缴税费和土地出让金2000多亿元,吸纳就业人员2200万人,对全国的GDP直接、间接贡献达到15%,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实事求是地说,当今的房地产开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

6、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开发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追求最高投资回报的商业行为特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前一段时间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某些有损传统建筑文化的不良行为正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追求个人的最大经济利益,个别开发商不惜违规拆除本应保护的平房四合院,使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珍贵建筑毁于一旦;为了追求个人的最大经济利益,个别开发商不惜投机钻营,想方设法把项目做高、做大,破坏了周边环境和城市景观;为了追求个人的最大经济利益,个别开发商挖空心思地炒作概念、标新立异,建造所谓前卫住宅和概念住宅。如此等等

7、,不一而足。思想的混乱必然带来建筑文化的混乱,曾在房地产市场中风行一时的“欧陆风”“简约风”、“时尚风”以及五花八门的“外国”小镇、“外国”河畔、“外国”别墅,正是开发思想混乱的产物。这些有悖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项目和理念,理所当然地遭到专家和广大群众的抵触、反对。  我们不能避免现代跨国经济活动中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也不反对现代城市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但是,作为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应该首先强调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流地位。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应该成为城市建筑的

8、主旋律。只有如此,才能无愧于为我们创造出几千年建筑文化历史的华夏祖先,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只有如此,才能确立中国城市在现代国际都市中的不可替代地位,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正像人们常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建筑作为文化,必然带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