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

ID:38715070

大小:8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8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_第1页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_第2页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_第3页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_第4页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制化的法律综述【摘要】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原因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外,也符合各国经济利益上的追求目标。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加快完善中国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国内实践低碳经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低碳经济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建低碳经济、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一)低碳化是国际大势所趋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成为共识。在后京

2、都时代,不能简单地以给发展中国家分配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因为现存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已非常有限,已经不允许人类继续走西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旧路[1]邹骥.气候变化领域技术开发与转让国际机制创新[J].环境保护,2008(5A):16-17邓梁春,王毅,吴昌华.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取向[J].气候变化展望,2008(1).,在这个决定人类未来发展道路和集体命运的关键时刻,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中国应果断做出重

3、大决策,借助碳关税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本国特色产业,促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国民经济低碳化、社会消费低碳化。(二)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对能源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国际能源产品不断大幅涨价,我们获取的代价越来越高,依存度越来越高,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差,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现在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位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这将挤占本土战略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所引发的

4、技术革命是一个体系,这些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2]潘家华.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有关减碳排放的技术。第一是替代技术: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即新能源技术。第二是节能技术,是一种新一代的先进的净洁煤燃烧发电技术。第三是碳捕获和碳存储技术,包括燃烧后和燃烧前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并在地质结构中寻找可以存储二氧化碳的地方。(三)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应果断做出重大

5、决策,借助碳关税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本国特色产业,促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国民经济低碳化、社会消费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也将为中国创造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应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这一趋势。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内战略决策,而是一个涉及全人类的国际战略决策[3]邓梁春,王毅,吴昌华.破解全球气候僵局: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机制[J].气候变化展望,2008(2).。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实现绿色崛起的模式也将给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这本身就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

6、的绿色贡献。(四)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我国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低碳技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7、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1]胡秀莲,姜克隽.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及对策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产业调整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来自于能源、环境的压力十分巨大。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加以应对,推行低碳经济,而采用低碳模式就是最佳选择之一。二、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一)中国重视环境问题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起,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