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

ID:38727996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8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_第1页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_第2页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_第3页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_第4页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历史主义批评2001马新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历史主义批评这一名称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格林布拉特的成就主要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其主要著作有:《文艺复必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Rent~$$aRce&U:Fashianing:FromMore£0Shakespeare.1980)《莎士比亚的协’商》(ShakespearenNegotiation1988)和《学会诅咒》(Learaing£。Curse:Essaysi∞如由ModernCulture.1990)等。他虽然给“新历史主义”以命名,但并没有对之作系统的理论上的阐发,他自己就说过新历史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义。他的这三部主要著作都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

2、及其作品的分析和批评,这些批评极其强调历史的文化性构成,因此可大致地称为是一种“文化诗学”。我们下面将介绍这种批评所表现出来的蕞本理论倾向及其具体的批评策略。1.格林布扭特的“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对结构主义、解构丰义等形式丰史批评的反动,它努力尝试一种新的历史语境批评,从语言游戏的迷宫步入文化批评的“大语境”。如前所述。它吸收了多种理论元素的营养,不但吸收J一福柯的理论,而且吸收了形式丰义批评的若干元素,如果我们读格氏的批评著作.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许多精弼的文本解析,颇有新批评文本“细读”的遗风。他兼容并蓄了多种理论元素,从而使一种新的批评形式成为可能,从他的这些批

3、评我WJ可以抽译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倾向。a.文学、文化与历史的互动观文学、文化l和历史的互动看起来好像并不新鲜,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就认为文学具有相对的独审自主性并对其他的社会构成要素产生作用。问题是这里仍然存在着文学与历史的一种割裂和对立,这种对立的观念从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的三要素决定说就已明显地侵入到文艺批评中来,历史成为一种客舰化的“背景”,而文学则是历史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是对这种“背景”的反映或表现.比如英国文学评论家蒂里亚德(E.M.w.Tiliyard)在1943年出版的《伊丽莎白世界图画》(ElizabethanWorldPicture)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观念,他认为伊

4、丽莎白时代的文学都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一种单一的精神,对他来说,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化是一个严密统一的意义系统,似乎只有一种声音。新历史主义要打破这种“背景”(back瘩round)和“前景”(foreground)区分的幻象,认为并不存在固定、客观和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作为“背景”的历史,历史不是固定的,而是生成的,文学也是这种生成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前景”。文学和历史都不是固定、静止的,它门始终在相互塑造中生成着。作为个人的自我也是这样,每个“自我”并没有一种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本质,“自我”是多种历史台力的产物。这种看法深受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影响.格尔兹认为“不存在什么独立于文化之外的所谓

5、人的本质”,就是说,文化决不是人的一种后起的属性,也不是人的多种属性中的一种,因为人总是诞生于某种文化中,被文化所构造,同时也构造着文化,文化是人刨造的,人又是“文化的产物”,人和文化嵌舍为一,相互塑造与生成,格林布拉特的名著《文艺复兴的自我塑造》探讨的就是文艺复兴时代个人完成“自我塑造”的机制问题,他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来完成这一考察的。他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电存在一致性,这就是自我的概念总是在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格林布拉特认为:这些作襄的自我塑造涉及他们旬一种专制权力或观威的顺从承认,而且这种权威至

6、少是部舟地存在于自我乏外——例如上帝、圣经,类似于教会、法庭、殖民当局或军事当局的备类机构。自我塑造总是经由某些被视为异端、陌生或可·}自的东西才可以获得的。而这种带有威胁性的它者——异教徒、野蛮人、巫婆、通奸淫妇、叛徒、无政府主义音——必须予以发现或假造,以便对他们进行攻击井摧毁之。叫就是说,“自我塑造”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格林市拉特特别强调这些外力的权威性或异己性,这显然受到了福柯理论的影响,福柯认为权威或权力话语的确立必须有异己它者的存在,并对之进行有形或无形的排斥和压抑。我ffj将看到这一点对格氏的“含纳”理论也有重要影响。这样,不仅文学与文化和历史,而且“自我”与文化

7、和历史之间,都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作为作家的个人来说,一方面,他超不出自己的时代,就像黑格尔说的“任何人都超不出他的时代,就像他超不出自己的皮肤”一样,另一方面,伟大的作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形成塑造他人和时代精神的能量。6这样,文学绝不是个人孤独的呓语,也不只是一堆“语言的构造物”,而是携带多种信息的文化“通货”,它不断地“流通”(Circulation)进行着“塑造”作用,“新历史主义”坚持了一种真正流动的文学观和历史观。b+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