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ID:38731821

大小:67.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_第1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_第2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_第3页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温江区鱼凫阳光幼儿园干田甜 摘要: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而被家长们娇生惯养的幼儿们则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来反对他时会很不高兴,当两个幼儿发生冲突时,势弱的那一个幼儿就要寻求帮助,而被幼儿选为寻求帮助的那个人就是教师。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2、,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和成人不同的地方。关键字:幼儿;告状;频繁一、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1、概述 我们应该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而且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娇惯他们,使他们不懂的为他人着想,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

3、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2、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告状的高峰期是在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告状行为消退甚至消失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那是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老师来解决。不过在幼儿告状的高峰期四年的时间,他们都是矛盾都会找老师来解决,这要求老师处理告状的事要处理得当,不然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在他们三年级之后就不需要了,他们就会找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4、 二、幼儿告状的原因1、分析幼儿告状的原因 幼儿告状的原因有很多。 (1)为了求得老师公正解决纠纷或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类告状行为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之间可能出现象意见不和、争夺玩具、互相冲撞、以强凌弱等纠纷。当这些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或双方就会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公证裁决或给予保护。 (2)为了试探老师对某件事情或某一行为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的幼儿并未与谁发生冲突,而是告某人发生了某一行为。例如,告某一幼儿“爬到梯子上了”等。幼儿进行这一类告状的目的是试探一下老师对某一行为的态度,然后作为自己是否进

5、行同样行为的依据。假若老师对该行为持肯定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就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 (3)为打抱不平或维护纪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的幼儿告状,既不是因为自己与他人发生了纠纷,也不是为了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而是代人告状或检举其他人的违纪行为。例如,当甲某与乙某发生纠纷时,就会有幼儿到老师那里告状:“甲某又欺负乙某了”,或者“甲某与乙某又打起来了”。告状时出于对甲某行为的不满和对乙某的同情,其目的是求得老师对甲某的批评和对乙某的安慰。 (4)为了逃避责任或惧怕老师批评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的幼儿由于平时受父母的溺爱和娇惯,从小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形成了不

6、健康的人格,如自私、任性、固执、缺乏友爱和互助合作的精神,攻击性强、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等。他们往往是引发矛盾或冲突的直接责任者,但由于惧怕老师的批评和同伴的指责,为了逃避责任,他们会主动先找老师告状,推卸自己的责任。 (5)由于嫉妒别人而产生的告状行为。由于3~6岁的幼儿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喜欢争强好胜。对幼儿的这种心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应有的积极意义,而走向消极的一面。例如,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时候,他(她)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而是通过告状来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在这一方面,女孩表现得相对比较明显一些

7、。 案例: 一天的上午孩子们正在图书区里进行阅读活动,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有的自己选了一本书独自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故事。这时候,露兮突然很气愤地过来“告状”:“老师,《羊羊书》是我先找出来的,蕊蕊她不让我看。”蕊蕊也不甘示弱:“书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在老师面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我先安定了一下她们的情绪,接着,转过脸来对蕊蕊说:“上次,你看《巴巴爸爸》时,嘟嘟硬是不给你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啊?”蕊蕊想了想说:“没得看书觉得很不高兴。”老师趁机说:“那你不让露兮看书,她也一样会很难过的呀!你们两个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让两个人都

8、开开心心地看书?”露兮和蕊蕊听了,商量了一下,决定两个人一起看书,于是她俩就手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