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

ID:38733719

大小:2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_第1页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_第2页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_第3页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_第4页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类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研究胡中波摘要:本文介绍差分演化算法最常用的五个版本和一种优秀的自适应技术,并给出了五个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试验研究各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在欺骗问题上的表现,进而,分析这一类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的性能。关键词:差分演化算法;自适应技术;差分演化欺骗问题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1、引言差分演化算法[1](differentialevolutionaryalgorithm,简记DE)是R.Storn和K.Price1995年提出的一类基于实数编码的演化算法,其设计原理简单而有

2、效。然而,J.Liu和J.Lampinen[2]指出DE的性能取决于两个关键控制参数(变异因子F和交叉概率CR)的选取,R.Gamperle等人[3]的研究表明DE算法控制参数的选取是较困难的事情。这激励了自适应选取控制参数技术的研究。J.Brest等人[4,5]介绍了一种较优秀的自适应技术,于是,本文把这种优秀的自适应技术与DE算法最常用的5个版本相结合,给出了5个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并通过它们在欺骗问题上的表现,来分析各版本的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的性能。2、差分演化算法简介差分演化算法与其它的演化算法

3、一样,也要产生一个随机的初始种群,然后应用其特有的选择、变异和交叉操作来更新进化种群。演化过程中,对DE每一代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向量)都要产生一个相对应的试验向量。记第G代种群中的第i个个体为,其第j维为,记第i个个体对应的试验向量为,其第j维为。产生试验向量用到的操作是变异和交叉,至今,DE的变异操作已经有了较多改进的版本,较常用的变异操作主要有如下几个:(1)DE/rand/1:(2)DE/best/1:(3)DE/currenttobest/1:(4)DE/best/2:(5)DE/rand/2:这

4、里是从种群中随机选取的、相异的并且不同于i的个体指标(如果变异操作中涉及到第i个个体),是当代种群中适应值最高的个体。是变异因子,最初提出在上取值,后也有学者建议在上取值。变异操作之后,中间向量与对应的每一维再经过一个“二选一”5的交叉操作才最终得到与相对应的试验向量: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726003)资助。作者简介:胡中波(1977—),男,湖北监利人,博士研究生,主研方向:演化计算与数值计算。huzbdd@yahoo.com.cn其中,,,是每代种群中个体的个数

5、,即种群规模,是每个个体的维数。交叉概率,是在随机选取的向量指标,这是为了保证在至少有一维与是不同的。应用上述变异操作(1),产生试验向量的具体过程如下表1一所示:表1:产生试验向量的伪代码Step1:;Step2:;Step3:for(){if()(交叉);(变异)else;}接下来,在试验向量和之间进行选择,适应值高的进入下一代种群。在函数优化问题中一般取函数值为适应值,若是求函数的最小值,则函数值小的进入下一代种群。DE算法最具特色的是其自适应的变异操作。在演化的初期,因为种群中个体的差异比较大,因

6、此用来变异的差向量也较大,个体的变异就较大,有利于算法的全局搜索;而随着演化的进行,算法趋于收敛的时候,种群中的个体的差异也较小,从而用来变异的差向量也随之自适应地减小,有利于算法的局部收缩。也正是这简单又独具特色的变异操作使DE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1、自适应的差分演化算法在原始的差分演化算法中,有三个待定参数:种群规模(NP)、变异因子(F)和交叉概率(CR)。一般,可取NP为问题规模的6到10倍,F和CR都在[0,1]上取值。其中,F和CR对算法的收敛性、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影响很大。但对于

7、实际应用问题,确定相适应的、较好的F和CR又是较繁琐、较困难的事情。因此,运用如下的自适应策略,让F和CR在演化过程中自动地调整变化。在演化过程中,NP取固定值(本文的实验中,我们取NP是问题规模的10倍),而影响算法性能的关键控制参数F和CR会自适应的在[0,1]上取不同的值,对每代中的每个个体都会重新计算F和CR的值。记第G代中的第i个个体对应的变异因子(F)和交叉概率(CR)分别是:和,具体的更新策略如下:,5,其中,,是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分别取值为0.1和0.9,是调整控制参数的

8、概率,在实验中都取值为0.1,且一般初始化F和CR为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把上述自适应策略与不同版本的差分演化算法相结合,得如下表2的一类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表2中所示的代码是以DE/currenttobest/1为例写的算法,另外4个版本的算法可以类似写出,这里不再赘述。表2:自适应差分演化算法(DE/currenttobest/1)的伪代码generateinitialpopulationofsize;in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