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

ID:38735929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我是一切的根源_第1页
我是一切的根源_第2页
我是一切的根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是一切的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讲思路决定出路(二) 【本讲重点】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 事物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作为做事主体的我们,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源。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思维方式决定着事情发展的结果。“我是一切的根源”的意思是:一个人也许无法掌控方向,但是他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事情,至少可以调整心情;无法左右今天的结果,至少可以提前准备明天…… 1.情绪ABC理论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艾利斯,它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他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如图2-2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

2、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图2-2情绪ABC理论的内容 【案例】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

3、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老渔民听完,说道:“哎呀,你今天遇到我,运气来了。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专家,我帮你治治吧。”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老渔民说:“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年轻人听了很生

4、气,说道:“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老人听了,笑着说:“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因为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很容易

5、地发现我们。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2.报以积极态度我是一切的根源,今天的意识可以决定明天的物质。世界上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另外一种叫做消极的。对于同样一个A,积极的态度(B1)带来积极的结果(C1),消极的态度(B2)带来消极的结果(C2)。 【案例】日本有一个水泥大王叫浅野一郎,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有一天他到东京去谋生。当时在东京谋生很艰难,浅野一郎在东京遇到了很多困难,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有一天他饥渴难忍,想找一点东

6、西吃,但是找了很久没找着。没有办法,他就退而求其次,想弄点水喝,结果找了半天,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又过了很久,终于找着了,在街角的一个位置他看到了水,不过那个水是要花钱的。面对这种场景,一般人的第一想法是开始抱怨,东京这个鬼地方不适合人生存,连水都要花钱买,接下来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京这个地方不适合做生意,因为这地方物价太高了。这时候的浅野一郎却表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当他看到这个现象以后眼前一亮,东京这个地方居然连水都能卖钱。“水居然都要钱”和“水居然都能卖钱“,两句话看似相同,却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7、,也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认为水都要钱,产生的就是沮丧;相反,认为水都能卖钱,产生的却是兴奋,前者的结果是离开东京或者继续过艰难的生活,后者则成为水泥大王挖到的第一桶金。 3.思维方式决定着结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他的行为模式,他的行为模式又决定着最终结果,所以,可以这么说:思维方式决定着结果。图2-3改变的轨迹 【案例】有两个秀才去赶考,在赶考的路上碰到一支出殡的队伍。其中一个秀才心想:哇,完蛋了,怎么赶考的时候碰上棺材这个倒霉的东西?于是他的心情受了影响。走进考场后,他一直都在想那个倒霉的棺材,结果

8、,文思枯竭,名落孙山。另外一个秀才看到棺材后心里也咯噔一下,在想棺材是什么意思,突然眼前一亮:棺材(财)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是个好兆头。于是他很兴奋,并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能考中。走进考场,果然文思如泉涌,后来一举中榜。其实,他们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结果却不同,差别就在于他俩对棺材的看法不一样。 山不过来,我过去 这一说法来源于回教的古兰经中一位大师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