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信仰的象征

法治信仰的象征

ID:38740453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法治信仰的象征_第1页
法治信仰的象征_第2页
法治信仰的象征_第3页
法治信仰的象征_第4页
法治信仰的象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治信仰的象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而思论坛--法眼看世界浏览:法治信仰的象征[转帖]加入收藏联系我们新手上路登陆注册排行搜索论坛状态帮助退出>>欢迎您,请您先登陆或注册学而思论坛→法眼看世界→浏览:法治信仰的象征[转帖]您是本帖的第19个阅读者 *贴子主题:法治信仰的象征[转帖]hhgg76等级:论坛游民文章:190积分:461注册:2002-10-4法治信仰的象征[转帖]法治信仰的象征——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历史、风格和理念孔祥俊眼下,各地法院在建造审判大楼上日渐注意司法文化品味,且建树颇多,这或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令人欣喜。在到美国之前,我曾在多种媒体上见识过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形象,但仅有雾里看

2、花之感。今年七八月间,我利用在美参加“中美WTO圆桌会议”并做WTO访问学者之机,忙里偷闲地阅读了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点滴资料,并亲临其境进行感受,竟生出许多感慨来。在现代法治国家,法院大楼往往都是建筑之林中的一道特殊景观。法院大楼并不仅仅是满足普通办公之用的场所,而往往都是在匠心独运的设计之下,成为一种寓意深刻的符号和象征,以此承载悠远深长的人类法治文明,凝聚现代法治精神,弘扬浓厚的法治文化,展现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和理想。一座经典的法院大楼,无不是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的荟萃,是一部韵味悠长和令人充满遐思的宏篇巨制。法院大楼已成为司法文化乃至整个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林林总总的法院大楼中

3、,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独树一帜,堪称充分体现法治文明和司法文化的杰作,也当之无愧地属于世界上最著名的法院大楼之一。法治土壤的产物美国最高法院大楼无疑是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厚的法治土壤的产物,也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法律文化既与欧陆法治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脱胎换骨之处,可谓风光独具。林肯曾有一句名言,美国是“一个由法律家组成的国度、为法律家所控制的国度和为法律家而存在的国度”,法律与法律家根深蒂固地根植于美国社会。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实际上是法律家对英王违反其与殖民地之间的契约的一种控诉如此不朽的政治文献恰恰是按照追究违约责任的法律思路写就的,其宪法也是始作俑者的法律家所构想的一种“

4、法律的而不是人的”政府的蓝图。在美国,从总统到警官,无论什么样的政府官员,在作出决定时都要遵循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以可接受的方式公布其命令,并在不偏不倚的法官面前为自己的行为申辩。最高法院大楼无疑是诸如此类的社会背景和法律文化的司法文化写照。无怪乎,在1932年10月13日举行的奠基仪式上,首席大法官胡戈斯信誓旦旦地说道:“合众国长存,这是其信仰的象征。”这足见最高法院对其大楼寄予期望之殷切,也说明其自始即具有超越办公场所的深刻寓意。众所周知,美国宪法虽确立分权制衡的“三权分立”体制,但对最高法院地位的规定却语焉不详,才华横溢的美国立国之父们(如汉密尔顿等)对司法机关的天才般设想也多

5、是只言片语,以至于今日美国最高法院之显赫地位和至高权力(如现任总统都是最高法院判决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后相继的杰出法官们通过一系列名案奠定的。但在波澜壮阔的辉煌创业历程中,最高法院竟“居无定所”达146年之久。这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显赫的最高法院的一段奇特创业史。今天最高法院的宣传册在介绍这段历史时,也禁不住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最高法院是政府架构中的平等分支,但在1935年以前的146年间,竟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这里的一个“竟”字颇耐人寻味。曾经是“流浪汉”在立国之初,最高法院蜗居于纽约城商业交易大厦。1790年美国迁都费城,最高法院随之迁往,先定居于州政厅独立厅

6、,后又迁至市政厅。现在这些地方都辟为国家纪念建筑,最高法院法庭按原样摆设,在游览时有讲解员作生动形象的讲解。我曾经身临其境地感受过。1800年联邦政府迁至永久首都华盛顿,最高法院又随之迁移。在这个恪守法律规定的年轻国家,却因当时没有为最高法院提供办公大楼的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只好在国会大厦借住下来,过起“寄人篱下”的漫长日子。不过,最高法院绝未因“寄人篱下”而仰人鼻息,像对奠定最高法院宪法地位有里程碑意义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就是不卑不亢的马歇尔大法官,在“寄人篱下”时创造的充满智慧的杰作。他在该案的著名判决中历史性地确立了司法审查特别是违宪审查制度,宣示了法院对宪法和法律拥有最

7、终解释权,可以宣布违宪的联邦和州立法无效,更不用说可以审查任何行政行为了。该案被认为将最高法院确立为名副其实的政府的平等分支。至今美国的宪法教科书莫不把这一妇孺皆知的判例奉为宪法性经典判例,置于显著位置并给予详述,在美国大学法学院的讲堂上,教授们也总会以生动语言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一经典判例(如美国天普大学兼任法学院院长的一位副校长在给我们开设的专题讲座中讲授该判例时的自豪神情,至今仍令我历历在目),而马歇尔从此成为美国法院史上的骄傲,他的名字也总是与最高法院和美国法治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