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

ID:38743655

大小:123.4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18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_第1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_第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_第3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_第4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 (李卫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进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李卫东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理念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内容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统一设置。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Ⅰ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学特色和当

2、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等开设。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应修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上限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校本课程不少于8学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倡导讨论、观察、展示、档案袋等多种证据收集和评价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水平。考试命题应探索创设整合的、情境化的、不良结构的真实任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内容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源于学科逻辑、学生认知逻辑与教学逻辑,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2017)编制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之后,应该形成的学习结果表现标准,是对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总体描述,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和个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包括学术成就与非学术成就,学习过程的表现与

4、学习结束后的成绩。(崔允漷,2017)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把握学科本质案例:每个秋季有两个礼拜,所有三年级的学生都参加以“苹果”为主题的单元学习。该单元的一大亮点是去当地的苹果园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看到苹果汁的制作过程以及坐着大车到处参观。单元最后的活动是苹果节,家长穿着苹果服饰来庆祝,孩子们则轮流开展各种活动:制作苹果酱、搜索有关苹果词语的比赛、咬苹果比赛及包含苹果问题的数学技能比赛。最后则是让被选出来的学生朗读他们的苹果故事,同时所有的学生享用由餐厅工作人员准备的糖果苹果。(来源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在这类课程

5、中,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这些活动单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提供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但关于学习的价值却值得我们思考。教学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大概念是什么?要培养的主要技能是什么?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呢?案例:在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简称NAEP)中的数学评估中,有一道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考题:“每辆公共汽车能装36名士兵,运送1128名士兵需要多少辆公共汽车?”要求以书面形式回答。几乎三分之一学生的答案是“31余12”。(来源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案例:从学校回家,贾马尔向东走了5英里

6、,然后向北走了4英里。当希拉从同一所高中回家时,她先向东走了8英里,然后向南走了2英里。贾马尔家和希拉家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可以使用辅助坐标)(来源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案例:工程技术专家大致瞧一眼一团复杂的电路,就能认出这是一个放大器,使用这个观念就能从记忆中重现出许多电路。而新手看到的却是每个孤立的电路。像放大器这样的“大概念”,能够把注意到的事物与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组织起来,有助于更为有效地提取和应用。(来源自《人是如何学习的》)大概念: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

7、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它可以超越特定单元范围进行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从事实到概念,到关系,到结构。从知道,到理解,到应用。像学科专家那样运用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精准分析学情真实的。不能站在教师本位凭空臆造,而是把切实的真正的学情描述出来。真实的学情不是摆设,一定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凭空臆造出来的“学情”,往往是是搁到备课本上应付检查用的,这样的学情,我们宁可不要,因为虚假的“学情”是无益的,不会和我们的教学发生任何的关联。具体的。教学一篇课文,就要分析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会有哪些反应和表

8、现,会有哪些困惑?会对什么感兴趣?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支持?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具体反应和表现揭示和描述出来,并做初步的归因分析,再来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就合乎逻辑,是“讲理”的语文教学。动态的。课堂之上“流淌”着的学情。课堂上随着师生对话的展开,学生的反应也会千变万化,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作出教学应对。课堂上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