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

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

ID:3874918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_第1页
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_第2页
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感于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 10月20日-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人民教育》编辑部与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主办的“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2010‘西湖有约’主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分五个主题展开,分别是:数学课程改革最新动向、数学教育的学科气质、数学教育的传统继承——以应用题为例、学生经验与教学方式、数学教育的校本研究。本次活动让我感触颇多:1、内容丰富。有专家的学术报告;有前卫的教学大将的课堂教学;有全国各地同行的现场对话交流。2、理论层次高。此次活动中,为我们作学术报告的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数学课程

2、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杂志总编傅国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刘坚,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等。从傅国亮主编的学术报告中,让我了解到教育改革10年纲要的重大变化,它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作为六项改革的核心,而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改革中的重中之中。这个学术报告使我对教育层面上的教育有新的理解与思考,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传授智慧;教育是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同时使我对“教育使命是什么?”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的教育不是教给学

3、生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史中宁校长以10个基本的小学数学问题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新动向。这次课标的新动向主要体现在:实现两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基本活动经验);实现两能到四能(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刘坚主任则通过多个实例阐明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本质属性和必要性。结合近十年新课程改革的成绩和问题,以“为未来育人才”和“为人才育未来”的基本精神大胆设问“课改向左转、向右转?”。三位专家的报告为全场教师认识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提供了大视野和新背景,指引我们一线老师该关注什么,做些什么。   3、实践层次

4、高。此次活动中,华应龙、张齐华、丁杭缨、俞正强、潘小明等特级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作为我,一名来自海岛一线的普通教师,能和这些专家、学者和国内顶级的教师零距离的接触,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在9堂课中,来自北京、江苏和浙江的三位顶级名师华应龙老师、张齐华老师和丁杭樱为大家展示的三堂新课印象尤为深刻。他们以课例的形式向老师们诠释了名师对新课程的思考、对数学学科的思考、对儿童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过程的思考。一、新。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单位——让分数更好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个课例中华老师他打破以往以“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一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为教学重点的教

5、学,他加重了分数单位的教学份量,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认识分数单位,体会到分数单位的价值。虽然他的课留有些许的遗憾,但他做的就如他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何为气质?人云亦云肯定不是一节有气质的课,教学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尝试虽然可能失败,也可能会不完美,但更能引起自己的思考,思考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己的能力提升。二、妙。张齐华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可能性》一课。这一课对我们数学教师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那“张老师还有什么更妙的设计呢?”,我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张老师的课堂。同样的“摸、放、猜”的三个教学环节,但每一环节设计巧妙,时时带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

6、一村的惊喜。在“摸”这一环节中,张老师同样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准备了三个袋子,但他妙在还配有三袋的装球示意图。三袋球数量分别如下:1号袋(4黄2白)、2号袋(3红3白)、3号袋(5红),恰当好处的三个问题引领着学生不自觉地走进快乐学习的数学课堂。摸到红球到哪个袋里去摸?1号袋有球怎么不到1号袋去摸?2号袋没人去摸是不是也不可能摸到红球?在教学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时设计得更妙:从5白1红——10白1红——100白1红——1000白1红——假设更多的白1红,结合“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丰富学生对随机现象的感受与理解。整个教学设计层次分明 ,环环相扣。三、实

7、。丁杭缨老师在《小数的意义》这课中,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老师教得实在,学生学得扎实。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在这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他们丰富的知识底蕴、强有力的课堂组织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能力,看到了他们游刃有余地课堂调控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他们平时向生活、工作、实践、同事的不断学习,由此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索,不断的总结、反思、积累,促使自己不断地成长,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