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

ID:38750852

大小:4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8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_第1页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_第2页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_第3页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_第4页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其中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动物则有哺乳动物、鸟类、啮齿类、昆虫等,而植物方面主要是植物自身特性和植物化感作用等。1.微生物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作用:一是,许多微生物可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二是,微生物可增进宿主植物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许多细菌能与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且大多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也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是植物与真菌共同进化的结果。真菌可产生一些生化物质,从而打破种子休眠或抑制种子萌发。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种子发芽

2、、幼苗存活均有促进作用。由壳梭抱菌(Fusicoccumamygdali)产生的壳梭抱素可促进因ABA抑制的种子的萌发[41]。2.植物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化感作用可作用于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61]。欧洲蕨(Pteridumaquikinum)可通过挥发和淋溶两种途径释放化感物质,从而抑制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和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种子的萌发。植物更新过程中,由于种子自身条件包括种子自身结构、种子大小和系统发育、植物生活史周期等的不同,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种子自身结构包

3、括种皮、颖、胚乳、胚等,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当移除部分结构后,可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43,62]。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能力有不同影响。对欧洲防风(Pastinacasativa)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萌发更快[63];对鸡脚草(Dactylisglomerata)种子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与较大种子萌发率较低,而中等大小的种甘肃农业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4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而引起其休眠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一些物种的萌发,当土壤中的乙烯浓度达到18PPmv时,就会刺激种子萌发42。乙烯能促使光照条件下种子更高的萌发率,同时,又能够打破休眠

4、或者替代休眠对光的需求。1.3.1.5储藏种子采集后的储藏条件包括储藏方式和储藏时期,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的影响[43]。经储藏19个月后,线叶嵩草(Kobresiacapillifolia)种子发芽率达13%,窄果嵩草(K.stenocarpa)提高到5%,久治嵩草(K.jiuzhiensis)提高到2%~3%(此3种子均有强休眠性)[44]。经过1年的室温干藏后,画眉草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到61.2%,并与新种子以及冷藏和干藏处理的结果呈显著差异[45]。不同的埋藏深度对种子活性和种子萌发也有显著影响。Omami等[46]发现,对反枝觅(Amaranthus

5、retroflexus)的种子做3个埋藏深度处理,经过不同时间埋藏后,发现种子萌发率与埋藏深度呈现线性关系,并且种子活性丢失率随埋藏深度而下降。1.3.1.6土壤境况土壤盐分对种子萌发有影响。低浓度盐分对7种热带牧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47],可能与低盐促进细胞膜渗透调节有关,也可能是微量的无机离子(Na+)对呼吸酶的激活作用[48]。种子的萌发也与土壤有机成分有关。Parolin[49]对来自营养贫瘠和营养丰富的一些树种进行研究,发现来自营养丰富地的种子较小、萌发率低、萌发持续时间短;而营养贫瘠地的物种大种子为主,萌发率高,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丰富的营养

6、供给幼苗建植,而幼苗的建植过程较少地依赖母体供给营养[18]。土壤pH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50]。1.3.1.7海拔海拔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Thomas和Davies[51]研究表明,采自高海拔的Callunavulgaris种子有较高的萌发率和最短的萌发时间;李希来[52]的研究则表明,不同海拔地区矮生嵩草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较低海拔海北地区采集的矮生嵩草活力百分率与发芽率显著高于较高海拔果洛地区采集的。而Neuffer和Bartelheim[53]对阿尔卑斯山不同海拔高度上的Capsellbursopastoris的种子萌发响应研究表明,种子萌发

7、与采集生境之间没有什么关系。1.3.1.8其他环境条件甘肃农业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3赵同芳[25]认为,低温处理不仅能使种子内的内源激素趋于平衡,而且低温期的代谢变化能有效地清除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低温处理对农作物、木本以及牧草种子[26,27,28]等萌发均有促进作用,有的结合赤霉素处理效果更佳[30]。张海燕[31]认为,种子高温处理主要是动员种子内部储藏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在日本Miyagi地区的Nanakita山火后植被恢复的初期阶段,高温对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野葛(Puer

8、arialobata)和盐肤木(Rhusjavanica)种子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