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ID:38751234

大小:528.3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18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_第1页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_第2页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_第3页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_第4页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修理铠甲兵器准备步兵兵车古代:字词一一对应,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字是书写单位,词是表意单位。一、单音词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吾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传·成公二年》)2、单音词的多义性欧阳修

2、在谈到“打”的音义时说:“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粘纸曰‘打粘’,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硕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归田录》卷二)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④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

3、如列传》中的“负”①用背部背②承担③依仗④违背⑤辜负3、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⑴、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爷—阿爷一—第一夏—有夏母—阿母欣—欣然燕—燕子石—石头率—率尔⑵、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艰—艰难恐—恐惧知—知道将—将军洪—洪水减—减少道、路—道路朋、友—朋友⑶、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途—道路伐—攻打好—漂亮师—军队息—呼吸御—抵挡池—护城河亡—丢失、逃跑4、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双音词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②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

4、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④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②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③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多不辩,何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④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汉书·昭帝纪》思考:(池,水池;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防坊堤隄塘唐坟坋”在堤坝这个意义上同义

5、。)(消,消亡,减少;息,生长,增加。)(身,亲自;体,实践。今有成语“身体力行”义即“事必躬亲”)(疾,疾病;病,病情严重。)⑤终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⑦《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⑧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⑨愿公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谋自己出。《宋史·范尧夫传》⑩子犯请击之,公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可,可以;以,介词,凭借。)(卑,出身卑微;鄙,见识浅陋)(其,代词,他的;实,实际情况。副,相

6、称,符合。“名副其实”)(虽,连词,虽然;然,代词,这样)(自,介词,从,由;己,代词,自己。)(夫,指示代词,那个。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二、复音词(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复音词。又称联绵词。按两个音节的语音关系,单纯词可分为五类:(1)双声联绵词:参差仿佛伶俐陆离坎坷犹豫唐突匍匐踌躇倜傥(2)叠韵联绵词:窈窕彷徨依稀从容须臾蹉跎徘徊龙钟逶迤逍遥(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辗转缤纷缱绻优游(4)重言联绵词:摹拟声音:坎坎溅溅潺潺淙淙辚辚萧萧嘤嘤关关描绘状貌:夭夭灼灼蚩蚩冉冉历历萋萋悠悠依依(5)非双声叠韵联绵词:芙蓉玛瑙珊瑚陵迟铿锵滂沱狼狈跋扈

7、狼藉跳踉关于联绵词,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语音方面看,绝大多数连绵词前后两个音节在语音上有联系。[2]从意义上看,表示连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解释。[3]从书写形式上看,联绵词写法比较自由。[4]重言联绵词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是不同的。《颜氏家训·书证》:“《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或以《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唐初孔颖达说;“犹,玃属。豫,象属。此

8、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颜师古又说:“犹,兽名,善登木,此兽性多疑,常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