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

ID:38751527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8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_第1页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_第2页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_第3页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_第4页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小题抢分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小题抢分训练(师)第1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通牒  挖墙角  仗义执言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B.吊销  百叶窗  察言观色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C.博弈  座右铭  铩羽而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枉费  股份制  改弦更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答:C解析 A项角—脚。B项剑—箭。D项章—张。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

2、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然而坐,熟视无睹。D.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答:A解析 A项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B项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对象错误。C项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望文生义,应为“视而不见”。D项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贬词褒用。3.下列句

3、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若是斤斤计较,必然使自己拘于得失,困于得失,眼光流于琐碎和浅近,会让自己陷入局促和褊狭,也一定为他人所不悦纳。B.都说边疆诗情画意,哪知边疆历经风雨;都说边疆风景秀丽,哪知边疆也有潮落潮起;都说边疆天宽地阔,哪知边疆路况难行。C.大家都感到纳闷,柜台仓库没东西,拿什么去“组织人民过经济生活”?得到的回答是,越是物质缺乏,越要用精神去服务好。D.听梁启超等几位大师上课,如醍醐灌顶,是一种美妙享受;光听那一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就能让人肃然起敬。答:C解析 A项语序不当。“也一定为他人所不悦纳”中的“不”要调到“为”字之前。B项搭配不当。“路况难行”

4、,主谓不当,应是“路况不好”或是“道路难行”之类的说法。D项成分残缺。“光听那一句非同凡响的开场白”中的“听”字去掉或者改为“是”,让后一句“就能让人肃然起敬”中的“让”这个动词之前有一个明确的主语。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4)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

5、______________,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6)________________,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7)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8)乍暖还寒时候,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答:(1)迷花倚石忽已暝 (2)画船听雨眠 (3)逝者如斯夫 (4)虚室有余闲 (5)天下云集响应 (6)屈心而抑志兮 (7)人生几何 (8)最难将息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古塘早丧母,家贫,母家给田数十亩。少长,觅食自活,以田归庶弟。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常以重币延。古塘貌精悍。有与同姓名者,大患乡里

6、,督学邵嗣尧闻之而未察也,按试呼名,忽注视冯怒,榜笞数十。众皆哗,群聚而诟之,嗣尧愧恨,发疾死。古塘始无愠色,既无宽容。尝语余曰:“士之大闲二:其一义利也,其一利害也。君子怀刑,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译文:古塘幼年丧母,家境贫寒,母亲的娘家给了几十亩田地。长大以后,他自谋生路,把田地给了弟弟。(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古塘外貌精干勇猛。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祸害乡里,督学邵嗣尧听说了这件事而没有仔细调查,巡视考试叫姓名的时候,突然注视着古塘大怒,(把他)鞭笞拷打了几十下。大家都大声抗议,聚在一起辱骂邵嗣尧,邵嗣尧既惭愧又悔恨,发病

7、而死。古塘最初的时候没有怨怒的神色,之后也没有表现出宽容。他曾经对我说:“读书人基本的行为准则关乎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义和利,一方面是利和害。君子畏惧法律,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始余出刑部狱,传客诸公间。诸公计数余兄弟早岁诸同好,数之奇,彼此如一辙。时存者惟彝叹、古塘,因谱其行及殁而未见余文者,作《四君子传》。无何彝叹亦殁,至于今无一存者矣,而余独留其衰疾之躯,其尚足控揣邪?然吾闻古之为交者,其有失言过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