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

ID:38752666

大小:1.8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8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_第1页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_第2页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_第3页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_第4页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道路线形综合设计城市道路定线道路线形综合处理特殊地段道路线形综合处理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1.1城市道路定线的意义在总体规划阶段,根据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初步确定干路的大致走向、平面主要转折点、干路交叉口的位置或方位坐标,并明确道路的功能性质、路幅宽度,一般称为道路网规划。在详细规划阶段,一般应进行道路红线设计。所谓红线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网规划已大致确定的路线走向与道路性质、路幅,进一步确定道路走向、位置、主要控制标高、横断面组合布置以及主要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安排等问题。此项工作通常在1:2000~1:5000现状地形图上进行。第一节城市道

2、路定线所谓道路定线,就是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除红线设计内容外,还包括路面结构方案、沿线小桥涵造型以及其他构筑物的大致安排、工程量估算等)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面、竖向线形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它是道路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定线对于城市建设和道路行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要解决道路本身的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道路与周围环境、城市建设现状的配合以及道路景观等问题。道路定线除受城市自然地形、地质和地物以及城市建设现状的制约外,还受到技术标准、国家及城市建设政

3、策、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美学等因素制约。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定线技巧,通过多方案比较,才能选出理想的定线方案.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道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通常采用纸上定线;技术设计则可采取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相结合。纸上定线就是在较精确的大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城镇现状地形图上,根据道路网规划或红线设计拟定的路线走向、技术标准和路线起终点、主要中间控制点的方位坐标及标高,进行道路平、纵线形设计,从而为以后进行施工设计、测设放线提供依据。实地定线就是在纸上定线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测调整来确定路线。实地定线较纸上定线准确,

4、因而对于重要的干路,特别是旧城区街道的改建或能获得的城镇地形图比例尺小,现状资料又不全时,均应实行纸上初步定线与实地勘测定线相结合。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1.2城市道路定线的原则道路定线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定线的方法并没有固定格式可套用,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以下仅提出一些基本原则和做法以供参考。1.2.1因地制宜确定路线位置在城市中开辟一条新路或改建一条旧路,往往涉及到工程、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复杂问题。因此要本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减少拆迁”的原则,在定线中注意节约宝贵的城市用地,尽量利用差地、劣地、少占农田。对旧城区,要本着“充分利

5、用、逐渐改造”的方针,反对大拆大迁,乱拆乱建,不顾人民生活的恶劣倾向。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1.2.2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满足现代城市机动车交通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车交通的要求,对道路弯道半径、道路宽度、纵坡度、视距等,都应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同时应考虑沿线地形、地物以及土壤、地质、水文等自然情况,尽量利用有利于道路的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经反复比较,选出最经济合理的路线,满足交通对道路的各项要求。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1.2.3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一、平面控制点在定线以前,需首先确定路线在平面和立面位置上必须经过的控制点,如:道

6、路的起、终点及重要桥梁的位置、路线穿越铁路处、重要道路的交叉口、不能拆迁的重要建筑物、准备利用的原有路面、滨河路段等,都是平面上的控制点或控制段。重要桥梁的位置,往往对两岸的交通联系和交通量分布有很大影响,所以要首先确定。中、小桥的位置一般应服从路线。道路与铁路相交时最好正交,因其他原因不能正交时也不宜小于45°。在平交道口必须保证足够的视距,使司机在未到道口之前能观察到两侧火车的来临。只有在平面控制点或控制段明确后,才可能定出合理的平面线形。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二、立面控制点在平面定线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立面控制点对平面位置可能的影响。一条城市道路常受到许多相交道路、现状建筑物、

7、地下管线工程设施的制约。因而要特别注意道路交叉口、街坊和桥梁等相关标高的平衡设计。路线的平面位置有时为了满足某一线段立面的高程控制需作必要的移动。因此,道路定线时,必须同时兼顾平面和立面的控制点。第一节城市道路定线实际工作中,确定道路控制点标高及各段纵坡并不能单纯按自然纵坡,它还受沿线两侧已有地物现状、工程地质、土壤性质以及街坊建筑群布局的影响;在旧城改造中,它还受已有干路交叉口处高程的制约。例如某市的一条连接市中心邮电大楼到客运火车站的主要交通干路,宽达60m以上,路线顺直开阔,但由于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