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

ID:38754816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8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_第1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_第2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实用类文本阅读1(山东(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诗歌鉴赏(山东)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送人之松江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2)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表现离愁的。(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这

2、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第3页共3页(2)诗中

3、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参考答案一、(1)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

4、下文写离愁张势(做铺垫)。(2)首句借景物渲染离愁,“萧瑟西风”渲染了离别的凄凉;第二句直接抒写离愁,第二句送客的离愁使人肠断,两人默然对坐,滴酒未沾;第三句叮嘱友人一定要记住此时的分手处,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孤独愁苦自此开始;尾句漠漠暮烟、蒙蒙微雨中一直目送着孤独的友人悠悠远去,凝聚并深化了离别的凄楚愁苦。二、(1)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扣住远景、近景,得2分)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2分)   (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

5、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朴、高洁得2分,扣住无限景慕得2分,共4分)三、(1)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的悲鸣声血;(1分)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1分)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2分)(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鸣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身份——南宋移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提

6、示“扬花”表现身世飘零;“杜鹃”表现游子思乡,此指故国之思)四、(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注:必须答出意思;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第3页共3页(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注:分析一个词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五、(1)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

7、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园田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4分。每个要点l分)(2)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2分)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2分)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