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

ID:38767079

大小:392.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19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_第1页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_第2页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_第3页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_第4页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14章抗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章抗原(Antigen)教学目标1、掌握抗原的概念及抗原的特异性。2.理解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3、掌握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4、理解共同抗原及交叉反应。一、抗原的概念Ag:免疫激发剂;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特异结合的物质。抗原的两种性能: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的性能。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能力

2、。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原性抗原的分类一、按性能可将抗原分为:1.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半抗原+载体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抗体BT完全抗原BBBT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种抗原2.同种异型抗原3.自身抗原4.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异种抗原三、根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协助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2.胸腺非依赖

3、性抗原TI-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需有T细胞辅助决定簇种类多、排列无规律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产生IgM、IgG型抗体(以IgG为主)有免疫记忆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不需有T细胞辅助决定簇数目多、排列有规律仅产生IgM型抗体不能引起细胞免疫无免疫记忆四、依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五、其他分类方法1.根据抗原组成不同分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等2.根据抗原获得方式分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等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两方面的因素:抗原因素;宿主的因素。1、抗原的因素(1)异物性核心(2)一定的理化特性分子量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

4、强。化学性质化学结构要复杂异物性:化学结构与宿主自身成分不同或在胚胎期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抗原与宿主的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具有异物性的物质分为:1、异种物质2、同种异体物质3、改变或隐蔽的自身物质理化性状1.分子量大小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但要兼顾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化学性质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化学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有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的化学基团(芳香族氨基酸),其免疫原性就强。物理状态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5、宿主因素(1)宿主的遗传性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2)与年龄,性别有关(3)与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有关系.(1)剂量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和腹腔等途径诱导正性免疫应答。消化道摄入的抗原更倾向于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免疫应答)。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是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抗原性的特异性: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发生反应。抗原决定

6、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识别;又称表位。不同的抗原其特殊化学基团的种类和排列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数目/性质/空间位置均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结合价能和相应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半抗原为单价,天然抗原表面具有多个相同和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为多价。抗原决定簇功能性抗原决定簇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抗原的种类构象决定簇与顺序决定簇1、构象决定簇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称为功能性

7、表位。顺序表位(决定簇)①一段顺序相连的氨基酸序列,又称线性决定簇;②多存在于抗原分子的内部。③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称为隐蔽性表位。B细胞决定簇与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可直接被B细胞抗原受体(BCR))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多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通常位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可被BCR直接识别.T细胞决定簇被T细胞抗原受体(TCR)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为顺序决定簇,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细胞加工处理后,才被TCR识别.表3-1T细胞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