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ID:38771940

大小:19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9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        主持人 :王序坤  主持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政编码:310018        联系电话:0571-87557058,13646813602        传真:0571-87557059        电子邮箱:wxk@zufe.edu.cn        合作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负责人:徐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负责人:都红雯 浙江中医药大学 负责人:成信法  负责人:  负责人:  浙江省教育厅二○○七年九月制24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8年1月-2009年12月项目主持人姓名王序坤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6.7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教学评估办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硕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浙江财经学院邮政编码310018电话0571-8755705813646

3、813602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财政学03工商、市营、人力72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04国贸1、2、336浙江财经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财政学04会计04审计36浙江财经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财政学05电子商务1、2,05计算机1、2,05信息1、2,05信息计算36浙江财经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1997年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与探索浙江

4、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平台+模块”学分制培养方案改革与探索浙江财经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研究浙江财经学院校级重大课题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33000031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沈水法男1963.10副研究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理论研究、撰写部分报告李杰男1964.8副教授教务处实施方案研究、撰写部分报告24项目合作单位主 要 成 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33000013单位:浙江工商大

5、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徐锋男1963.4教授教务处方案研究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都红雯女1966.2教授财经学院实施研究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成信法男1966.2副研究员教务处课题研究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单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24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项目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省委从我省正处

7、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是要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创新创业与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支持人民创新创业良性互动的浙江经验

8、,大力弘扬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努力创造继续走在前列的更加辉煌的发展新篇章。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