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

ID:38773198

大小:2.85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6-19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_第1页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_第2页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_第3页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_第4页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图书馆利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图书馆利用1.大学图书馆的 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大学图书馆既是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又是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的网络化时代,随着Internet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并使我们能尽快了解世界。大学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服务、数字化教学辅助、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网上虚拟参考服务、数字资源保存和保护支持网络化教学、支持终身学习、支持知识创新等功能,以发展图书馆在学校信息化中的核心能力。直观上图书馆已经成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学校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象征;

2、在内涵建设上,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馆员素质和结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水平等又是一所现代化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在现代社会,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图书馆,很难办成一个好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定义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构成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产生人类信息交流的形式和特点文字和文献的出现人脑记忆功能的延伸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图书馆与

3、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发展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行强制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的扶持和保护;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图书馆发展的特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职能不断扩大;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属性一般属性: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本质属性:中介性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类型按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科研系统、工会系统、共青团系统、军事系统;按馆藏文献范围:综合性、专业性;按用户群:少儿、盲人、少数民族图书馆等。公共

4、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职能信息职能: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传递;教育职能: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保存职能:搜集和保存文献遗产;消遣娱乐职能:娱乐休闲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1图书馆----管理含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采金资源的管理;对象: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特征:整体性、关联性、均衡性;原则:集中管理民主管理计划管理注重经济效益要求:管理规范化劳动组织合理化业务工作计量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图书馆管理学是研究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各种具体管理和图书馆管理

5、趋势的科学。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1.2大学图书馆地位:现代化图书馆、师资队伍、实验室并称为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标志。类型:综合性: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和师范院校图书馆专业性:多科性理工科院校图书馆和单科性院校图书馆。性质: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职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行素质教育;对用户利用文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提供方法指导;进行书目教育、信息教育。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任务: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党和政府的政策

6、法令;根据教学、科研和课外阅读的需要,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开展查阅文献方法和信息获取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工作;统筹协调全校的文献资料信息工作;开展馆际协作活动;培养图书馆专业干部;进行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理论、技术方法及现代化手段应用的研究。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特点:服务对象比较专一;读者需求稳定;读者需求集中;读者需求具有阶段性;馆藏特色化;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机构: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部;流通阅览部;技术服务部;参考咨询与情报部;图书馆与大学图

7、书馆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服务和情报服务;技术服务;馆际互借服务。2.图书馆利用与大学学习的关系2.1与课堂学习的关系2.2与毕业环节的关系2.3大学阶段必须培养知识更新、学会学习的能力3.我校图书馆介绍3.1馆舍面积3.2藏书量图书3.3本馆电子资源3.3.1维普科技期刊(含网络版和镜像站点)3.我校图书馆介绍3.3.2清华同方:(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3)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3.3.3万方数据资源3.我校图书馆介绍⑴数据库数据库资源包括科技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