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

ID:38776925

大小:220.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19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_第1页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_第2页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_第3页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_第4页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纲要''课标'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纲要”“课标”的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黄国才huangguocai2006@163.com一、“义务教育”三大发展任务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二、怎么“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1.关于考试次数★“小学生致信温总理说考试太多”“……我们能实践活动的场所太少了,我们希望能有专门的户外课,觉得现在的考试太多了……”——2011年4月中旬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四(1)班48名同学联名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小学生最“不快乐

2、”的那些事:“数学差1分就100分了。这让我感到不快乐。”(一年级)“妈妈bī(逼)着我做卷子,我不幸福。”(一年级)★考试次数目前还有法(法规)可依,但是……2.考试(命题)质量考试(命题)质量出了问题,要了谁的命?三、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我们在行动!(一)大家在思考1.为什么考、考什么不考什么、考试结果怎么用(1)为什么考:减负增效、培养品质★教(学)得怎样——真正考到你要考、能考的东西(要考能考的怎么设题)★影响教(学)——是不是以课程标准为标准实施教学★减轻课业负担——“与其练不如不练”(2)考什么不考什么考纸笔测试能够

3、考到的、不考不适合纸笔测试的考核心的知识和能力、不考旁枝末节、偏题、难题、怪题考课标允许考的、不考课标明确不考的(3)考试结果怎么用主要用于分析和改进教学(二)大家在行动1.框架2.阅读考察阅读能力试题阅读《龙卷风》,按要求做答。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A.龙卷风风力大的原因B.龙卷风风力的性质C.龙卷风与空气的关系D.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可以读出几个方面出乎意料,请写出其中两个方面:①;②。阅读《母亲的本能》,按要求做答。联系上下文,第五自然段中的“方便”的意思是()。A.适宜的

4、B.便利的C.有富余的钱D.帮忙、照顾联系全文,以下对文章题目《母亲的本能》理解准确的是()。A.这个残疾人是大妈的孩子,她出于本能给自己的孩子让座。B.给孩子让座是天下所有母亲的本能。C.给残疾人让座,是一位善良母亲的本能。D.残疾人的行为感动了大妈,大妈出于回报的本能给他让座。第四自然段中“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2)。某小店在路边设置了一个广告牌(见下图),请仔细观察后作答。(1)请指出这个广告牌表达不规范(误导顾客)的地方:;其实,这个广告牌是要告诉人们这个小店经营和的业务。(2)箭头是为了指明小店的

5、()。A.经营范围B.经营性质C.方位D.距离复印体育彩票这个广告牌表达不规范,请你帮助改进一下,并简单说明理由(把你想到的都画出来)。理由:复印体育彩票画图区3.能力层次4.题型(三)亟待改进1.框架:★传统的一题一题布局,各小题之间没有连续编码的,仍然占主流。如,一、给下列带点的汉字注音。2%二、看拼音写词语。5%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成语。8%(6+1+1)1、……2、……3、……四、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1、……★各部分权重仍有较多调整的空间(“理解和运用”),考察阅读能力整体权重偏低,有的甚至只有

6、16分,而且这16分还未必都是真正考察阅读能力,如,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填在括号里。而一些试卷考察记忆的题目竟占四成,如果把作文(40分)除开,那么,整张卷子考察记忆的“死记硬背”、可以“机械训练”的题目就占了近七成!学生课业负担不过重才怪!如,2.各部分改进示例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按要求写句子《左传》里有这么一句格言“”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填写格言)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补充名人名言)这次晚会上大家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绝活!(填歇后语)★这类东西怎么考察符合“纲要”“课标”精神?一是,平时考察、过程评价;

7、二是,实际运用,如平时习作中考察;三是,如果实在要放在纸笔测试中,也要想一想如何既考察学生平时背诵了没有、会不会灵活运用,又减轻负担,觉得有趣。如,今天,表哥抄袭答案解答出了一道奥数难题,爷爷以为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连声夸好。我想,“”,便当面揭穿了他。引号里边的句子应是()。A.正直是道德之本。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符合下列情境的一组诗句是[]微风过处,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纷纷落下,某同学心生感慨,想写一二句诗却无从下笔,凝神时,忽然吟出“”。A.造物

8、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联系课文内容填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因为“其一人;一人虽听之,。”从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