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

ID:38777085

大小:7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9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_第1页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_第2页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_第3页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_第4页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析余华小说修辞方式目录:第一章余华小说两个时期的比喻手法简析与对比第二章余华小说反讽手法简析结论余华小说修辞的多样表达效果也随之细腻,并且随着时代变化感谢摘要:1987~1989年是余华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此期余华受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的影响,大量使用了象征、变形的手法,其创作也显示出怪异、荒诞的风格。与这种创作风格相对应,余华这个时期的比喻也显示了怪诞、新奇的特点。90年代以后,余华转向现实主义,主要的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四部长篇小说。余华这一时期的比喻变化轨迹与他的语言变化情况是

2、一致的,都是一个逐渐去除怪异陌生化,达到一种简约平实风格的过程。相似点也不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了,而是具体可感的多,从人物的视角出发来建立比喻;喻体也多是从人物身边选取意象,所以意象简化为日常所见的事物。关键词:余华小说修辞比喻对比反讽Abstract:1987-1989ishua'screationofthefirststage,thisperiodhua'sWesternmodernistandpostmodernist,extensiveuseofthesymbol,thedistortionofpractice

3、s,whichalsoshowstheweird,theabsurdstyle.Withthiskindofwritingstylecorresponds,Hua'sparableoftheperiodalsoshowsthecharacteristicsoftheweird,strange.Intheearly90's,Hua'ssteeringrealism,majorworksinHongKongorelsewhereofanyinthedrizzleshout"and"xusanguan&

4、quot;soldblood"live"and"brother"fournovels.YuHuatrackchangesinthisperiodcomparedwiththechangesinhislanguagearethesame,isagradualremovalofstrangeunfamiliar,asortofsimpleprocess-earthstyle.Similarpointscannolongerbeabstractuncertainty,butmores

5、pecificallyinterestedin,fromthecharacter'sperspectiveinordertoestablishtheanalogy;simileisselectedfromthepeoplearound,sotheimagetoseethedailything.一余华小说两个时期的比喻简析与对比(一)、前期小说中的比喻141·相似点趋于模糊和虚化在传统比喻中,相似点都是实指的,可以落实到某一具体的点上,但在余华的比喻中,相似点通常十分隐晦、模糊、虚化,作者似乎不太关注本喻体的相关性系数

6、有多大,作者的目的是传达一种感觉或联想式的体验。1.1以感觉作为相似点,具有强烈的主观化倾向。感觉化比喻中有一类是通感式的比喻,作者完全凭借感觉的移位来沟通视觉、听觉、触觉等,本喻体通过感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下面以声音为例来看一下不同感觉道之间比喻的巧妙。听觉与视觉移位:  (1)那时候有一群上学的女孩子从这里经过,她们像一群麻雀一样喳喳叫着,她们的声音在这雨天里显得鲜艳无比。(《世事如烟》)听觉与味觉移位:  (2)她只是十分平常地说了一句很短的话,但是她的声音却像一股风一样吹入了瞎子的内心,那声音像水果一样甘美,

7、向瞎子飘来时仿佛滴下了几颗水珠。(《世事如烟》)听觉与嗅觉移位:(3)她的声音像一股风一样吹在了他的脸上,他从那声音里闻到了一股芳草的清香。(《世事如烟》)听觉与触觉移位:  (4)街上说话的是几个男子的声音,那声音使瞎子感到如同手中捏着一块坚硬粗糙的石头。(《世事如烟》)14余华在小说创作中总是充分调动人的感官,使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另外,作者还喜欢使用简单的模型化的同感觉道比喻,如用属于同一范畴的一种声音来比喻另一种声音:“她用尸体解剖刀像是刷衣服似的刮着皮肤上的脂肪组织,发出声音

8、如同车轮陷在沙子里无可奈何的叫唤。”(《现实一种》)有时,作品的描写中同时运用了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移位,很像一个感觉的“大联欢”。1.2以联想为相似点,比喻显示了变形、怪诞、空灵等新异的特点。比喻的心理基础是联想,余华经常借助联想来组织比喻,有时,两个表面上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通过联想能创造出具有高度美感和艺术魅力的比喻。黑格尔将联想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