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ID:3878363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_第1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_第2页
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 2、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 3、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

2、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2、教学难点    细菌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三、教学过程:开场白:大家好!我是赶水中学的小余老师。走进南州中学,我非常激动,因为能在南州中学上课是我的荣幸,看着你们满脸的热情,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合作得非常愉快。下面请用南州中学的热情,欢迎后面所有老师的到来!谢谢!你们真的太热情了,下面我们一起学习! 1、情境导入 你听说过731部队吗?731部队是日本专门研制细菌来残害中国人所建立的部队,他们用活的中国人进行细菌试验,让

3、人感染细菌,去传染其他的人,杀戮惨无人道。在生活中,细菌也会引起很多疾病,很多人会谈菌色变,难道细菌都是坏的吗?乳酸菌发酵——能制出许多美味食品。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细菌。那么,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它有什么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目标展示(齐读)3、自主学习4、讲授新课 任务一: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手上、衣服上都有细菌,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

4、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课件展示细菌发现的过程: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当时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巴斯德实验(谁看懂了实验?他是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用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以及提出了保存啤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我们现在喝的酸奶就是用巴氏消毒法制作的。另外他还提出了防

5、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把他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故事,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后,师生共同总结:通过细菌的发现史,让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巴斯德的研究过程,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 (设计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任务二:细菌的

6、大小  课件展示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细菌和针头上的细菌。观察得出结论: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粒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电镜或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设计理念: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任务三:细菌的形态   课件展示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 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师总:这些细菌虽然很小,但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7、,是一个细胞构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了解细菌的形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任务四:细菌的结构过渡: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细菌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也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课件展示:细菌的结构 (1)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提示1:细菌内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 提示2:不是所有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荚膜是细胞壁外增厚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而鞭毛能摆动,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

8、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2)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 比较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生填表后师归纳: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植物和细菌都有细胞壁,动物没有;动、植物都有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植物有叶绿体而动物和细菌没有叶绿体。 任务五:细菌的营养 (3)细菌的营养方式,课件显示: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现成的有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