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ID:38785399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_第3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二、本课时的复习目标:1、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2、概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说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复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

2、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复习策略:第一步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第三步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第六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五、复习流程:(一

3、)初步感知教材 针对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有选择的阅读教材,自主完成知识梳理。 (二)知识梳理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即应激性);生物能和;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素,另一类是因素。3、生物必须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的活动也环境,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必须与其相适应。4、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见课本25页练习第5题)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和流动。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三)基础知识巩固1、分一分: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别按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进

4、行分类:银杏树、鲫鱼、蘑菇、海带、奶牛、蚂蚁、白菜(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2、读一读,说一说:辽阔的草原上,鹿群在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人们在如地毯般柔软的草地上尽情的唱歌、跳舞。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等,让青青的小草长得很繁盛。但如果鹿群大量增加,或人类过度的资源开发,都可能会破坏草原。读完这段话,请你说出:(1)影响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2)影响草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3)影响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3、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

5、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

6、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5)表达和交流。(四)能力提升∶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四人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鹰、蛇、鼠、兔等动物于,没有画出的生物部分是,非生物部分是。(2)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鹰与蛇的关系是。(3)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4)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蛇,那么鼠的数量变化是,这说明生态系统

7、具有一定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