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

ID:38786376

大小:3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_第1页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_第2页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_第3页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_第4页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华藻类测定实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市南湖水体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光合活性变化与发生水华的关联性分析近年来,我国水华频频暴发,2007年5月太湖暴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蓝藻水华事件,引起国内外的极度关注,也敲响了饮用水安全的警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是全球普遍现象,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干扰下,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负荷日益增加,河流湖库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在合适的气象水文条件下极容易产生水华。水华时某些藻类暴发性繁殖,致使水质恶化、缺氧、产生腥臭等异味物质,甚至产生藻毒素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畜和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继而破坏河流生态的稳定性,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和饮用水安全。沈

2、强等研究表明,通过对我国多个湖泊的调查表明,我国淡水水体中形成水华的藻类多以微囊藻为主,其中80%以上水华微囊藻均能产生微囊藻毒素.我国是产毒藻类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太湖、滇池以及巢湖蓝藻大面积的暴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因此,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根据报道的水华事件资料统计,我国常见水华藻类为:蓝藻占81%,甲藻、绿藻、硅藻各占6%,裸藻占1%。在蓝藻型水华中,主要涉及蓝藻门(Cyanophyta)的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有微囊藻(Micro

3、cystis)、鱼腥藻(Anabaena)、颤藻(Oscillatoria)、束丝藻(Aphanizomenon)等。其他还有裸藻门(Euglenophyta)中的裸藻(Euglena)、绿藻门(Chlorophyta)中的小球藻(Chlorella)、硅藻门(Bacillaeiophyta)中的小环藻(Cyclotella)、甲藻门(Pyrrophyta)中的多甲藻(Peridinium)等。湖泊与河流库区的水华优势藻有很大的差异,湖泊中大多数的均为蓝藻水华(占98%)。河流中的水华藻种则比较多样化,发生绿藻、甲藻、硅藻、蓝藻水华的频次

4、相当,在谢兵的《翻阅巢湖的历史-蓝藻、富营养化及地质演化》一书中,作者从众多湖泊与巢湖的水文特征,形态度量,TN、TP水平及湖泊表层沉积物中TN、TP水平的比较中分析了巢湖的富营养化原因,虽然没有得出绝对的结论说明富营养化的成因,但是表明了富营养化与以上这些因素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在我国,水华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污染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是工业企业相对密集或开发活动强度大的大中城市近郊或江河下游。水华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份,主要原因在于水温较高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单次水华事件的持续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可

5、达50天,平均20天左右。不仅太湖,还有滇池、巢湖、汉江、蓄水后的三峡库区等,也都频频暴发水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健康和财产损失。我国是一个高氮磷投入的国家,河流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将长期存在。研究水华过程和机理,找出规律,提出正确且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解决富营养化与水华问题,成为保护水质水生态、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迫切需要。叶绿素a是表征藻类现存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水体理化和生物指标的综合表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武汉市某些水体出现了潜在的富营养化风险.宋志伟等针对武汉市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

6、明武汉的河流湖泊均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有凯氏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且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武汉市地表水域宽阔,水面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1/4,长江为干流,汉江、府河、滠水、倒水和举水等支流由北岸汇入长江,金水河由南岸汇入长江,这些河流与众多湖泊相连,构成武汉市庞大的地表水系。武汉市建立了全面的地面水监测网站,纳入网站的有10条河流及19个湖泊,监测指标为35项。据监测结果分析,全市56%的河流及89%的湖泊因为污染不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城区地面水污染重于郊区,湖泊污染重于河流。地面水主要污染物为凯氏氮、总磷、高锰酸盐指

7、数、生化需氧量和非离子氨。冯胜等人研究表明,水华过程中,水体中的种群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改变,而藻类光合活性可以反映细菌生长潜能,定性测定水体中不同类群微藻(如绿藻、硅藻和蓝藻),并定量测定各自的生长和光合生产、叶绿素含量、光能利用效率等。吴晓东的在对越冬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研究表明,Phyto-PAM测量的样品经过充分暗适应后(15min),首先打开光通量密度很弱的MR,仪器检测到的荧光为Fo,随后打开饱和脉冲,得到的荧光值为Fm.Fv/Fm即为最大可变荧光(Fm-Fo)与Fm的比值,Fv/Fm反映了植物对光量

8、子的最大利用潜能.如果仪器每隔20s可以加以强度逐渐增大的光化光,同时记录光量子产量,则得到快速光曲线(R即idhghicurves,RLC)Fv/Fm通常情况下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值,但是在植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