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文指导

阅读说明文指导

ID:38790363

大小:36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9

阅读说明文指导_第1页
阅读说明文指导_第2页
阅读说明文指导_第3页
阅读说明文指导_第4页
阅读说明文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说明文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阅读湖镇中学九年级语文组黄思芹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9/15/2021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奇妙的克隆)(一)什么是说明文?概念明确9/15/20212(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9/15/20213例句:我

2、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地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回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分析: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地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9/15/20214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①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②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

3、阳能利用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③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文件。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化碳分子。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9/15/20215(三)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逻辑顺序: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整体→局部一般→个别9/15/2021

4、6举例分析: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没有一根梁柱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

5、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9/15/20217(四)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9/15/20218练一练(举一反三)比如:“桥(卢沟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思路和方法是:表态,抄下它,解释它,正反两面说清它。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文中用了这个词,表明了卢沟桥的桥

6、面不完全与河面平行,有一定的弧度,而去掉“几乎”一词,则表示桥面与河面是完全平行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使用“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9/15/20219试一试“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红树林。”“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9/15/202110(五)说明文阅读还要注意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

7、——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9/15/202111考查要点1、整体感知,包括说明对象、说明的中心内容、说明的顺序。2、说明的方法。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综合、概括、提取。5、探究、想象能力。9/15/202112阅读下段文字: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5)这样,就使海水

8、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9/15/2021131.这段文字属于()说明文。A.事物B.事理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3.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介绍死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