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ID:38798338

大小:20.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9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1页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2页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3页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4页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志病科 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病的门诊患者。一、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寐病(TCD编码:BNX0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发作性睡眠病(ICD-10编码:G47.4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神经疾病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2005年版)。2.证候诊断参

2、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协作组制定的“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临床常见证候:痰湿困脾证胆热痰扰证肝郁气滞证脉络瘀阻证中气下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协作组制定的“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的患者。2.适合内科治疗,排除睡眠剥夺、倒班或时差所致多寐,可进入本路径。3.继发于脑部肿瘤、癫痫等其他引起

3、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有心因性嗜睡、原发性睡眠过多症、睡眠时相延迟、周期性肢体运动及药物引起的日间嗜睡等睡眠障碍疾病,不进入本路径。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多导睡眠监测(PSG);(2)多次小睡试验(MSLT);(3)Epworth嗜睡量表(ESS)。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

4、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医症状量表;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头颅CT、P300、MRI、甲状腺功能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痰湿困脾证:健脾燥湿,化痰醒神。(2)胆热痰扰证:清热利胆,化痰清窍。(3)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通窍。(4)脉络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开窍。(5)中气下陷证:健脾益气,升阳养神。2.针灸治疗(1)体针(2)耳穴疗法3.特色疗法(1)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2)导引疗法(3)耳尖放血4.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不分昼夜时时欲睡、

5、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等症状减轻或消失。2.Epworth嗜睡量表(ESS)减分率≥30%,或自觉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或睡眠时间与一般人相同,醒后精神充沛,白天社会功能正常。(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如抑郁症、焦虑症、记忆力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寐病(发作性睡眠病)(TCD编码:BNX050、ICD

6、-10编码:G47.4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日≤90天实际治疗日:天时间年月日(第1-14天)年月日(第15-28天)年月日(第29-42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必需选择的辅助检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小睡试验(MSLT)□Epworth嗜睡量表(ESS)□可选择的辅助检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医症状评分□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7、生化全项□头颅CT、P300、MRI、甲状腺功能□完成初步诊断□中医辨证□确定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针灸辨证治疗□体针□耳穴疗法□特色疗法□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导引疗法□三线放松法□分段放松法□默念词句放松法□耳尖放血□健康指导□完成首诊门诊病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完成复诊记录□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完成复诊记录□Epworth嗜睡量表(ESS)、中医症状量表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

8、时间年月日(第43-56天)年月日(第57-70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