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练习

祭十二郎文练习

ID:38798354

大小:48.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祭十二郎文练习_第1页
祭十二郎文练习_第2页
祭十二郎文练习_第3页
祭十二郎文练习_第4页
祭十二郎文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湖二中2013届高三语文系列练习《祭十二郎文》辅助练习(七)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2、。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

3、⑦/④⑩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4、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5、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

5、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 6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

6、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

7、,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7、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

8、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8、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