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落界讲解

林地落界讲解

ID:38800789

大小:34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19

林地落界讲解_第1页
林地落界讲解_第2页
林地落界讲解_第3页
林地落界讲解_第4页
林地落界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地落界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县级工作技术方法一、主要技术要求二、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方法三、林地落界具体步骤及要求四、林地图斑属性数据表填写要求18一、主要技术要求1 术语和定义1.1 林地图斑ForestlandPolygons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在地形图或遥感图像上划分的林地单元(或地块)。1.2 林地落界DefinitionofForestlandBorder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以DOM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

2、的其他土地的边界和图斑。2 目的与任务2.1 目的将林地及其利用状况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为各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2.2 任务以县域单位为总体,完成林地落界工作。2.3 落界范围县域内的所有林地,包括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2.4 落界工作内容1)核对县域内的乡(镇)、村、林班界线;2)林地图斑划分;3)林地图斑属性因子调查。3 技术标准与要求3.1 林地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地类,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3、。林地相关概念及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执行。18一级二级三级代码林地有林地乔木林111红树林112竹林113疏林地120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31其他灌木林地132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141未成林封育地142苗圃地150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161火烧迹地162其他无立木林地163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171宜林沙荒地172其他宜林地173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80非林地耕地210牧草地220水域230未利用地240建设用地2501.1 数学基础1.1.1 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1.1.2 

4、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0000比例尺按3º分带。1.1.3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2 最小上图面积最小小班面积在地形图(绘制基本图时所用的地形图)上不小于4mm2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最大小班面积一般不超过15hm2,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25hm2根据落界采用的遥感底图比例尺,以及相应比例尺的图上最小面积,确定最小上图现地面积。最小上图面积确定方法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技术》执行。1.3 精度要求在相应遥感底图的比例尺上,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偏移不得大于图上0.5mm,不明显界线不得

5、大于图上1.0mm。181 资料准备1.1 1:10000地形图1.2 SPOT5遥感正射影像图,按1:10000分幅假彩色1.3 境界线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线。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已统一标绘到相对应遥感影像图中。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各县(市、区)最新确定的界线。行政界线仅用于面积统计汇总。1.4 林业专题资料包括当地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地质量评价(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评价)、森林土壤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林业专项调查资料,森林采伐和造林设计及其检查

6、验收等森林经营活动资料,征占用林地及其检查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成果,及其他专项调查资料等。1.5 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县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等。二、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方法2 遥感判读标注的建立1)以影像景幅为单位,每景选择若干条能覆盖调查区域内所有地类、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勘察线路;2)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进行对照,记录各地类影像的色调、纹理、大小、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因素,拍摄地面实况照片;3)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建立判读类型与现地实况的对应关系,形成目视判读标志。18县级林

7、地保护利用规划SPOT5遥感解译标注表类别标志描述影像照片备注色彩形态结构分布林地有林地乔木林树种(组)疏中密树种(组)疏中密树种(组)疏中密树种(组)疏中密…疏中密树种(组)疏中密竹林经济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非林地耕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18三、林地落界具体步骤及要求1 林地落界1.1 区划体系1.1.1 县级行政单位区划系统县→乡→村;1.1.2 经营单位区划系统1)林业局(场)林业(管理)局→林场(管理站)→林班;或林业(管理)局→林场(管理站)→营林区(作业区、工区

8、、功能区)→林班。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管理局(处)→管理站(所)→功能区(景区)→林班。过去已区划的界线,宜保持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不宜更改。1.2 落界条件图斑(小班)是林地落界的基本单位,图斑划分以明显地形地物界线(如山脊线、山沟线、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