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

ID:38811438

大小:13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19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_第1页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_第2页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_第3页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_第4页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工程概况11.1桥梁概况11.2桥址概况11.3工程地质特征11.4环境水对工程耐久性的评价21.5工程地质条件21.6工程数量22施工技术准备32.1内业技术准备32.2外业技术准备33技术要求4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4.1施工程序44.2工艺流程55墩身施工65墩身施工65.1施工准备65.2施工工艺66劳动组织127材料要求128设备机具配置139质量控制及检验149.1质量控制149.2墩身质量验收标准1510安全及环保要求1610.1安全要求1610

2、.2环保要求19某中桥墩身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桥梁概况桥跨布置:1-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中心里程:DK197+894.785,全桥长:L=68.570m。墩台及基础:本桥采用圆端形实体墩,桥台采用挖方桥台。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2桥址概况某中桥位于剥蚀低山与山间谷地,地势起伏,山体自然坡度30°~45°,植被发育,以松树及灌木为主。1.3工程地质特征1).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1)第四系全新統坡洪积层(Q4n1+pl)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塑,含少量砾石,层厚约1.8m。(2)第

3、四系破残积层(Q4n1+dl)粗角砾土,灰黄色,稍密,角砾含量60~80%,粒径2~10cm,呈棱角状一次棱角状,成分为泥质粉砂岩,层厚2.3~4.2m。(3)志留系上统茅山组(S3m)粉砂岩,灰色,深灰色,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夹弱风化岩快,层厚4.8~9.5m。(4)志留系上统茅山组(S3m)粉砂岩-19-,灰色,深灰色,弱风化,泥沙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以短柱状,碎块状为主,柱状次之,节长一般5~30cm。未揭穿,揭露厚度19.9~26.5m。2).地质构造桥址

4、区无大规模褶皱,断层构造及岩浆活动。1.4环境水对工程耐久性的评价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果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文)判定,桥址区环境水无化学侵蚀性,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环境水无化学侵蚀性。1.5工程地质条件(1)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Ⅱ,硬塑土,σ0=180Kpa。(2)粗角砾土:灰黄色,稍密,Ⅲ,硬塑土,σo=250Kpa。(3)粉砂岩:灰色、深灰色,强风化,Ⅳ,软土,σo=400Kpa。(4)粉砂岩:灰色、深灰色,弱风化,Ⅳ,σo=600Kpa。1.6工程

5、数量墩身主要工程数量表1墩号墩顶截面(纵×横)(cm)墩高(cm)备注1300x7801185等截面-19-2施工技术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19-3

6、技术要求3.1模板安装符合规范要求。3.2钢筋的加工以及现场绑扎焊接符合规范要求,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3.3相应的预埋件安装预埋位置正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4混凝土质量、拌合、运输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墩台身要按照要求进行养生养护。3.5垫石施工预埋钢板预留孔,标高控制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墩台身及顶帽施工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分部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模板的安装→钢筋加工安装→墩台身的混凝土浇筑→垫石施工→拆模养生

7、→检验验收-19-4.2工艺流程搭设脚手架钢筋绑扎立模板测量放线承台顶面凿毛混凝土养护报监理单位确认报监理单位确认测量复核报监理单位确认拆除模板浇筑混凝土埋设测温线混凝土测温沉降观测设施安装支撑垫石施工沉降观测   -19-5墩身施工5.1施工准备⑴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⑵墩台身施工前,应将承台顶面浮浆凿除,直到露出新鲜坚硬的混凝土石子,冲洗干净,整修连结钢筋。5.2施工工艺5.2.1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在加工车间加工成型,现场进行绑扎、焊接,墩帽部分可采用胎架整体成型,现

8、场利用吊机吊装与墩身钢筋对接。5.2.1.1弯制前表面应洁净,钢筋要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弯制和末段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末段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构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设计图纸部分弯起钢筋为曲线形状,施工时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5.2.1.2钢筋骨架焊接的长度控制:焊接前要对钢筋进行预弯,焊缝长度采用单面焊时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在同一截面内的接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