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ID:38813353

大小:18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9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_第1页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_第2页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_第3页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_第4页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P291中草药疗法针灸法P294拔罐疗法P296按摩疗法物理疗法P298固定疗法P301伤后康复锻炼P307中草药疗法中草药治疗损伤的基本法则P291整体观: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关系。辨证施治:施治时要根据不同的伤种、伤情、病期、体质状况、年龄、性别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方剂。伤科常用的中草药P292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有效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可分为五大类。活血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如红花、三七、当归、元胡等。理气药:可调理气血,舒畅气机,如木香、檀香、陈皮、麝香等。续筋接骨药:“肝主筋,肾主骨”,

2、可以通过补肝肾,达到续筋接骨的目的,如杜仲、牛膝、龙骨、自然铜等。祛风寒湿药:可加用辛散温燥药以祛风寒、除湿、止痛,如防风、麻黄、仓术、五加皮等。清热药:伤后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淤血凝滞,血淤化热,可加用寒凉药物,达到化淤清热的目的,如大黄、黄连、丹皮、生地、金银花等。中草药治疗运动损伤的具体应用P292中医认为,伤后气血凝滞,欲治其痛,先行其淤,欲消其肿,必活其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各阶段处理有所不同运动损伤初期:宜用活血化淤生新剂;炎症反应及肿胀期:宜用清热消炎、活血化淤、行气通络等药;肉芽组织机化期和瘢痕期:宜用温筋通

3、络、活血化淤、强筋壮骨药。治疗运动损伤的常用方剂:P293针灸法P294包括针刺法、灸法和其他针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方法有:针刺法、电针法和灸法。取穴原则:就近取穴、循筋取穴。拔罐疗法P296以杯、罐为工具,利用火的燃烧排除罐内空气产生负压的原理。作用:溶血的作用、穴位作用、温热作用;操作:点火(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拔罐(留罐法、闪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注意事项: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的问题;拔罐时身体不要移动;注意保暖;动作要快、稳、准;宜在肌肉丰满有弹性的部位;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按摩疗法

4、是治疗损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行,只要应用得当无任何副作用。物理疗法P298应用自然或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的方法,简称理疗。冷冻疗法:适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包括冷敷法、蒸发冷冻法;温热疗法:适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以及慢性损伤,包括热敷法、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P300固定疗法P301常用的固定方法较多,如布类固定、黏胶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支架固定、牵引固定和手术内固定等。治疗运动创伤时应根据病情和制动程度的不同要求来选用。伤后康复锻

5、炼P307康复锻炼的目的与任务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防止因停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与关节的变化实施康复锻炼采取的措施第一,实施康复过程中应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如理疗、按摩、针灸、牵引和保护支持带的应用等。康复锻炼的重要环节是尽量不停止全身或局部的活动,伤后肌肉训练越早越好。第二,仔细检查、正确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训练手段。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P308慢性损伤的康复训练慢性损伤的康复训练一般应根据伤病症状程度进行安排;注意纠正易致伤的错误动作,避免反复损伤;恢复训练时机的判定若伤后过早恢复训练,将会妨碍

6、创伤的痊愈或使创伤加重,由急性损伤转变为慢性损伤,并可引起其他损伤。但过迟恢复训练,又会影响运动成绩。恢复训练的时机一般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伤肢基本功能的恢复情况;损伤的轻重程度;损伤与运动项目的相互关系;伤后康复的快慢有个体差异。作业题:简述拔罐疗法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物理疗法的种类及应用。简述运动创伤康复锻炼的目的和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